7月2日,杭州濱江區(qū)白金海岸小區(qū),女童妞妞從10樓墜落,路人吳菊萍伸出雙臂去迎接。妞妞得救,吳菊萍左臂多處粉碎性骨折。吳菊萍引發(fā)了一場集體感動:所在的公司給與她20萬元獎勵,杭州市授予其“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和“三八紅旗手”稱號,稱她的事跡“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人性大愛”。這位“最美媽媽”,會在受訪時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她一直在重復:“我只是普通人,問心無愧就好啦?!?7月15日新京報)
在危急時刻,伸手接住一名從10樓墜落下來的幼童,是需要巨大勇氣的。誠然,如“最美媽媽”吳菊萍所言,“這是本能,是作為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比欢?,這種“本能”本身就詮釋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大愛。這種“本能”就充滿了讓社會公眾為之喝采與感動的人性力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并不缺乏美,在鬧市和街頭也時不時出現(xiàn)令人感動的“扶老攜幼”,也時不時能看到公交車上讓座給老人的溫馨,我們不僅有“最美媽媽”,還有“最美鄉(xiāng)村女教師”、“最美女交警”、“最美環(huán)衛(wèi)工人”……這一個個令人感動的個體“符號”,是承載社會溫情和愛心之基的一個個載體。但并不排除時下社會中負面性新聞又太多太多,讓樂于助人者不得不望而卻步。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又充斥著過多物欲和金錢的享受與追求,奉獻觀念在部分人身上成為稀缺。這些,都是引人警惕和警醒的,也不是僅靠一個“最美媽媽”的出現(xiàn)和正面弘揚能夠解決的?!∫虼?,筆者以為在謳歌“最美媽媽”之余,仍需將這份感動和這份感動社會的力量化為一個引導社會風氣良性轉化的制度性“符號”,不僅不能再出現(xiàn)“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場景,更應讓任何一個見義勇為者、為社會甘于犧牲奉獻者得到應得的回報。
杭州“最美媽媽”得到公眾的認可和褒揚,“最美媽媽”的名聲一時傳播到世界各地,借助現(xiàn)代媒體和網(wǎng)絡傳播的力量,也是現(xiàn)代社會本應賦予一個愛心公民應有的正面價值肯定。但“最美媽媽”紅遍和紅過之后呢?我們的社會是不是還能涌現(xiàn)出更多的“最美媽媽”?恐怕才是對這場感動人、感動全社會的見義勇為事件的價值厚重與否的最大考量。讓“最美媽媽”的義舉成為社會中的群體性自覺,不會一蹴而就,從道德層面任何一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危難者,都有義務維護社會的正義,但從“剛性的法律”方面,我們卻不能給予普通公民必須救助他人的“法定義務”,這是法的短板所在,解決這個“短板”就需要一個非約束性而是“激勵性的制度”支撐?!≡谶@一事件之后,許多本地市民能自發(fā)地到醫(yī)院探望“最美媽媽”和被她救下來的妞妞,一些外地網(wǎng)友也自發(fā)趕赴杭州給她們加油鼓勁。這種道德的認同是需要公眾支持的,但更需要政府從制度上支撐。除給予必要的精神方面的認可鼓勵之外,物質和醫(yī)療救助方面的給予不可或缺。讓“最美媽媽”這樣的小人物,能在一次行動之后就得到遠遠大于公眾所正常評價和認為的“嘉獎”、“褒獎”,或是引導有越來越多的人爭當“最美媽媽”式的英雄的力量之基。
大愛無疆,每一個公民都是接力傳播愛的“下一棒”。這個“愛”的傳遞過程,也是重塑社會精神文明和正面價值觀的過程,也是借以驅逐不良社會風氣、蕩滌心靈污垢的過程。期待“最美媽媽”和妞妞早日康復,更期待自此以后人間更能多一些“最美XX”的風景。(畢曉哲)
?
???相關新聞
?
“最美媽媽”左臂粉碎性骨折 兒子被迫斷奶(圖)“最美媽媽”談救人瞬間:怕站不穩(wěn)先脫下高跟鞋愛的奇跡 “最美媽媽”和妞妞的生命故事“最美媽媽”接住墜樓女童續(xù):女童昏迷10天后蘇醒“最美媽媽”激發(fā)社會向善力量“最美媽媽”最受關注 盤點一周“網(wǎng)絡熱詞”“最美媽媽”手臂整復初獲成功 冀把錢捐給墜童“最美媽媽”:小人物引發(fā)大感動“最美媽媽”感動海內外 網(wǎng)民提名諾貝爾獎“最美媽媽”手法復位治療 女童總體情況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