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空巢”大四,空的不僅是教室“空巢”大四,空的不僅是教室
來源: 紅網(wǎng) 作者:田佳瑋 時間:2013-12-06 08:59
“只要你在手機上發(fā)布需要‘幫逃’的課程名、時間和補償條件,不出1個小時,就會有低年級同學主動聯(lián)系你,愿意替你‘代課’”。近日,一款專門為大四學生設計的APP軟件“超級逃課助手”讓“大四空巢”現(xiàn)象再次引起人們關注。(12月4日《中國青年報》)
一面是求職、考研的現(xiàn)實壓力,一面是直接和畢業(yè)證捆綁在一起的“出勤率”,“逃課助手”與“點名軟件”的“博弈”頻頻上演,但無論誰輸誰贏,尷尬的都將是大學教育。大四空巢,空的不僅是教室,更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臨近畢業(yè),大四學生與老師不再“合作”,而是“雇人代課”,這樣的黑色幽默,不笑也罷。長期以來,國內(nèi)高校不以學生需要為依據(jù)的課程設置導致了大四學生在“考研就業(yè)”和“上課畢業(yè)”之間窮于應付,加上學校將“點名進行到底”,“壓力山大”的大四學生只得仰仗于“逃課助手”,雖為下策,但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面對師、生兩難境地,學??煞裨搼瓒?,改變僵化的課程安排模式,多為學生著想一下。取消大四課程固然魯莽,但改變課程設置應不失為兩全其美之計。例如在課程設置上,多開設一些真正對學生有實用的的課程,通過完善就業(yè)服務、考研指導等工作,真正讓學生從課堂上受益……課程的設置應該體現(xiàn)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做不到這一點,學校設置的課程就成了學生的“負擔”。
提起中國大學教育,可謂為人詬病者眾,其中五花八門的上課點到形式更是因其“新聞性”而倍受媒體“青睞”。其實大學課堂正如市場交易,要想讓消費者買賬,最終還得考慮買者的需要。這種需要體現(xiàn)在大學教育上就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而縱觀今天的高校,一面是學生被“點到”“挾持”著去上自己不喜歡的課,“冷冰冰”的課堂上一個個“噤若寒蟬”亦或“如坐氈毯”;而一面又是真正受歡迎的老師少若鳳毛麟角,讓人尋尋覓覓求之而不得。
究其原因,受歡迎的課堂各有各的“幸運”,不受歡迎的課堂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授課老師“自說自話”,置臺下的學生于不見。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發(fā)黃的PPT怎能夠照念一年又一年?致“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于罔聞,卻打著“對學生負責”的幌子,用“點到”來維持課堂,其目的或為業(yè)績,或為顏面,或為自欺欺人的“虛榮”,結(jié)果必是適得其反。
誠如羅素所言:“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真正以學生為本的課堂,不需要點名來維持,也不會上演“代課”的鬧劇。真正以學生為本的老師,是為學生長遠發(fā)展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給予學生真正的影響,而不是靠“點到”將自己拔得高高在上。在改革大學教育的口號叫得山響的當前,首先要做的還是重新找回大學的精神,重新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否則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將越來越遠,甚至將是背道而馳。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