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昨天,廣東警方通報,繳獲含三聚氰胺的成品酸奶片糖12噸,半成品酸奶片糖13.5噸。這些“三聚氰胺”食品,由廣東潮州博大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和銷售,波及全國12個省市區(qū)。
三聚氰胺這個詞,在2008年掀起驚濤駭浪,不僅重創(chuàng)國內乳制品行業(yè)的信譽,更讓“中國制造”的蒙羞,各國一度禁止中國乳制品的進口。
盡管當年的風波已逐漸平息,但從如今的案件可以看出,三聚氰胺并沒有與食品“告別”。有媒體在近期指出,三聚氰胺通報召回形勢嚴峻不減,2014年上半年,美國針對我國食品的通報共339例,其中47批因“含有不安全的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類似物”而被擋在門外,占比13%以上,成為了食品受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
既然是罪魁禍首,為什么依然揮之不去?從今早的一條減刑消息或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當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始作俑者,某女董事長已經從無期徒刑減刑到18年,或許還能爭取兩三年后保外就醫(yī);而另外兩名同被判刑的高管已經出獄,當年涉事的官員也大多重新上崗。唯一還在為六年前的事情承受痛苦的,只有受害家庭和公眾。福喜陰影下三鹿事件回訪:女董事長減刑細節(jié)成機密對前事的寬容,就是對后事的縱容,如此這般,我們還如何期待下一個食品安全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