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濟南109歲的孟憲陶老人走完了一生,其家人幫他完成了最后一個心愿——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研究事業(yè),他是目前我省遺體捐獻者中年齡最大的。
10月26日,濟南玉函山公墓,孟憲陶老人的兒女們將父親生前的衣帽、生活用品以及他珍愛的信件、照片埋入墓地,而孟憲陶老人的遺體按照其生前的遺愿,捐獻給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孟憲陶老人是10月24日早上8點在家中離世的,他走得十分安詳,無疾而終。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臥床多日了。孟憲陶老人的保姆黃秀芳說,雖然去世前的幾個月,他一直精神不大好,常常臥床,不像以前常常坐在寫字臺前讀書看報,但飲食還正常,當天早上,他還吃了一小碗燕麥牛奶粥。
孟憲陶老人生于1907年。他生前曾對媒體表示,如果人死了還能有用,這才是最好的。生命結(jié)束了,將遺體捐獻出來供科學研究,因為這樣“能救人”,非常“了不起”。
2009年,當時102歲的孟憲陶老人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愿者,他將此視為自己也是孩子們的榮耀。10月24日,在得到孟憲陶老人家屬的通知后,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工作人員來到老人家中,將老人的遺體送至醫(yī)院保存。
這位世紀老人一生中有不少傳奇故事。他18歲加入了共產(chǎn)黨,曾經(jīng)掩護過地下黨,解救過被捕黨員。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正在沾化一所小學教書的孟憲陶毅然決定去泰安投奔老戰(zhàn)友,加入了抗日游擊隊。百余年的人生中,孟憲陶有過很多身份,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所小學教地理。
據(jù)了解,濟南市共登記2128名遺體捐獻志愿者,已實現(xiàn)256例,角膜志愿捐獻登記730名,已實現(xiàn)141例。109歲的孟憲陶老人是目前我省遺體捐獻者中年齡最大的。
“如果人死了還能有用,這才是最好的”
10月24日下午,孟憲陶老人的大兒子82歲的孟慶贛從臺灣返回濟南,探望臥床的父親,但當他趕到家中時卻獲知父親剛剛?cè)ナ?這成為他心中的一大遺憾。孟憲陶老人生前曾多次說,他做出無償捐獻遺體的決定,是受遠在臺灣的大兒子的影響,而孟慶贛退休前就在臺灣登記為遺體捐獻志愿者。
1949年,孟慶贛與二姐隨學校從濟南遷往臺灣讀書,本以為讀完書就回到父母身邊。不曾想,這一去幾乎就是一輩子。三十八年后的1987年,孟憲陶老人通過廣播找到在臺灣的兒子和女兒。孟慶贛已是臺中縣社口國小的校長。1989年,孟慶贛輾轉(zhuǎn)回到闊別已久的濟南,見到了耄耋之年的父母。
孟慶贛說,1987年后,他一直與父母保持通信聯(lián)系,自1989年,他每年寒暑假都會回來陪伴年邁的雙親,一住就是一兩個月,今年父親表達了想讓他回來定居的愿望,他決定回到濟南長期陪伴父親,不料卻沒有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孟慶贛今年已經(jīng)82歲了,尚未退休時,就在臺灣做出了遺體捐獻的決定,這一舉動深深地影響了在大陸的老父親。孟慶贛說,父親生前曾經(jīng)說,“如果人死了還能有用,這才是最好的?!?/p>
不過,多年前孟憲陶老人提出遺體捐獻后,卻遭到大女兒的反對,由于當時的遺體捐獻程序要求,必須直系親屬簽字才能生效,老人的心愿沒有達成。2009年,遺體捐獻程序簡化,只需要捐獻者本人簽字同意就可以,老人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
孟慶贛說,捐獻遺體是一個生命的結(jié)束,卻是另一個生命的新生。
?
?
相關(guān)鏈接:
蘆山地震幸存者謝曉莉逝世 捐獻遺體“延續(xù)生命”
北京六旬老人突發(fā)疾病去世 捐獻遺體救治多人
因高血壓突發(fā)顱內(nèi)出血離世?六旬老人捐獻遺體救治多人
服刑弟弟假釋期間死亡 哥哥為他捐獻遺體稱贖罪
93歲醫(yī)學教授捐獻遺體 丈夫10年前已捐(圖)
?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