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學少年“飛天夢”
16年自造6架“飛機”
連平縣田源鎮(zhèn)青年農民熊天華的童年充滿著好奇與夢想,14歲那年,由于家庭困難,熊天華考上初中后讀了半年便輟學在家,此后,熊天華一邊堅持自學,一邊堅持外出打工賺錢,一有時間便閉門自“造”飛機和冒險進行試飛活動,熊天華先后造出五架不同規(guī)格、不同種類的“陸上飛機”,且在屢次試飛過程中均以失敗而告終。截至今年夏季,熊天華已斷斷續(xù)續(xù)花費了16年時間,自造出6架“本土飛機”。不過,昨日“自造”完成的飛機與前五次在陸地試飛的飛機不同,這次,熊天華自造的是能在水上“行走”和飛翔的“水上飛機”。
熊天華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想出自造“水上飛機”,是因為“水上飛機”要比陸上起飛的“飛機”要安全得多,加上河源市是一座“水城”,有華南地區(qū)面積最大的水庫——新豐江水庫(萬綠湖)以及廣東省第二大水庫——楓樹壩水庫,境內還有新豐江和東江河,為了對外宣傳河源家鄉(xiāng)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因此他有了自造“水上飛機”的設想和飛天圓夢的計劃。
“水上飛機”黑匣子
原是防水型“手機”
熊天華稱,從今年7月7日起,他在河源市區(qū)蓮塘嶺移民新村租了一個店面,在店內與兩年前認識的湖北省隨州市大學生、“網(wǎng)友”陳龍一起動手,閉門自造出第六架飛機——“水上飛機”。熊天華說,這家飛機共花去了近10萬元,從外地購買和采用了航空專用發(fā)動機及防水型電子轉速表。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自造的“水上飛機”,熊天華特意在“飛機”的機翼下面安裝了一個可記錄試飛全過程的“黑匣子”。
記者看到,這個被熊天華稱為“黑匣子”的儀器,其實就是一部有視頻攝像的防水型“手機”,試飛前,熊天華會將“視頻手機”攝像系統(tǒng)打開,自始至終錄下其試飛結果的全過程。熊天華說,安裝這個“黑匣子”和“電子轉速表”,主要是回放和監(jiān)控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情況,同時減少機上操控的失誤,以便在自造下一架“飛機”時能為自己提供參考依據(jù)。
擬在東江河段試飛
熊天華說,如天氣無大礙,定于今日在東江河試飛他自造的第六架飛機——“水上飛機”,圓他有生以來的飛天夢想。熊天華稱,如果“水上飛機”飛天成功,今后他將有意申請和組建“河源市水上飛機俱樂部”,讓所有的航天愛好者以及外地游客都可參與其中的樂趣。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