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起筷子,就接到采訪任務的電話。夜班上到凌晨,已是渾身酸痛,本想回去睡個好覺,可躺在床上卻已睡意全無睜眼到天亮。白天開了一天會,交稿后終于松了口氣,可夜里做夢卻被“稿件出錯”給驚醒。
這些對新聞記者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不規(guī)律的生活、不規(guī)律的飲食、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使這一人群的健康大打折扣。
西方心理學家將當代人的工作緊張程度劃分為10級(級數(shù)越大越緊張),新聞記者與飛機駕駛員、領航員并列第三,為7.15級,僅次于8.13級的礦工和7.17級的警衛(wèi)人員。
在中國第11個記者節(jié)來臨之際,《法治周末》發(fā)起媒體人身心健康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網絡發(fā)放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20份。
接受本次調查的編輯記者有1年至5年工作經驗的占六成(60.8%),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占了近四成(39.2%)。其中,60.8%從事報紙類工作(日報占40%,周報占20.8%);16.7%就職于廣電媒體,18.3%就職于期刊雜志,4.2%就職于網絡。
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的受訪者表示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壓力大,近八成(77.5%)的受訪者長期處于焦慮狀態(tài)。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