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應急,上級不能只將應急救災指令下達基層就了事,而應有專人進行督促,類似“人手不夠”的問題,應要求馬上報告,在第一時間協(xié)調解決。
8月23日從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傳出消息,撫順洪災導致63人死亡,101人失蹤。撫順24日舉行悼念活動,哀悼洪災遇難同胞。
沖毀的家園還能復原,消逝的生命卻成永別。還在和水患抗爭,卻已目睹了親人永逝的人們,心頭的悲傷可以想見。和地震等無法預測的天災相比,暴雨引發(fā)洪水,本來有跡可循,如果做好預警和援救,可以盡量減少人員的傷亡。因而,表達對生命的敬畏,除了此刻心頭的祭奠和悲憫,更要借機檢討災難的應對,是否有可改進的地方。
新華社的一則調查,提供了這樣的線索。在撫順受災最嚴重的清原縣南口前鎮(zhèn),相鄰的兩個村莊人員傷亡情況迥異。截至21日,南口前村因災死亡30人,失蹤58人,一橋之隔的北口前村卻實現(xiàn)了人員零死亡。雖然即便是相鄰村莊,村民數(shù)量、居住環(huán)境等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但不管怎樣,一個傷亡失蹤88人,一個零死亡,和災難應對是否得當,多少會存在一些關聯(lián)。
8月15日到16日,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連續(xù)發(fā)出預警,并且明確提出要“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這些預警訊息是否引起充分重視,并得到有效落實?南口前鎮(zhèn)“一位領導”說,鎮(zhèn)里曾下發(fā)通知要求包村干部下到各個村屯,組織群眾轉移,但“村干部人手有限,難以挨家挨戶通知到”。值得注意的是,實現(xiàn)了人員零死亡的北口前村,村支書稱接到鄉(xiāng)里通知后,9名村干部隨即挨家挨戶通知,組織村民轉移。“有幾戶不愿意走,被我們硬拽了出來?!?/span>
從中不難看到,如果預警信息被直接貫徹到每個村民,最小化的人員傷亡并非不可能。那么,需要追問的是,那個死亡失蹤幾十人的鄰村,基層干部是否盡到了自身的責任,當?shù)卣袥]有履行監(jiān)督之責?一個村莊在洪災中的死亡和失蹤人數(shù),占到撫順全市的一半還多,這無論如何都不正常。對此,有關部門應盡快介入調查,給那些不幸的遇難者和家屬一個交代,同時也汲取教訓,為今后的災難應急提供最深刻的案例。
應該看到,減少災難中的人員傷亡,防災預警的相關機制是否周全有效,至關重要。但從南口前鎮(zhèn)領導“村干部人手有限”的說辭來看,當前預警轉移的效率,很大程度取決于村干部的“人手”或責任心。村干部“人手夠”、責任心強的,村民轉移就及時;反之就可能有村民被棄之不顧。這樣的機制,顯然太過粗放,也是對生命的不負責。
在極端異常的天氣面前,災害預警和應對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上級不能只將應急救災指令下達基層就了事,而應有專人進行督促,類似“人手不夠”的問題,應要求馬上報告,在第一時間協(xié)調解決,同時,應視預警級別,建立相應的志愿者隊伍,確保預警信息能夠有效到達每一戶村民。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的信息死角,都可能吞噬無辜的生命。除了單純的信息預警之外,一些洪災多發(fā)的地區(qū),平時甚至應做好人員轉移、自救的預案和演練,這樣人們面對洪水威脅時,才能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