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人民出版社社長介紹李長春卸任后首部著作出版始末

海口網(wǎng) http://6chong.cn 時間:2013-12-11 09:48

??? 李長春新作出版:文化強國靠改革

??? 就《文化強國之路——文化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出版專訪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

  ▲2012年7月19日,李長春在西藏調研時,來到海拔4700米的當雄縣達布村,走進牧民帳篷,查看太陽能電視機收視效果?! ?/p>

  “業(yè)內人士戲說的‘政府是投資主體,領導是基本觀眾,評獎是主要目的,倉庫是最終歸宿’的狀況,雖然極端了點,但確是原體制的真實寫照?!?/p>

  “如果自宋代開始就實行了院團的事業(yè)單位體制,那很可能今天就沒有中國的戲曲了。不進入市場,不‘去行政化’,不管我們的主觀愿望如何善良,結果也只能是進博物館的結局。”

  “常香玉的香玉劇社就是靠沒白天沒黑夜地演出,為抗美援朝志愿軍捐獻了一架戰(zhàn)斗機,而現(xiàn)在的許多劇團連飛機票都買不起?!?/p>

  “人才特別是藝術人才,不是行政任命的,而是在市場的闖蕩中由觀眾來任命的。”

  “抓改革就是財富,不抓改革就是包袱。”

  “事實證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改則興,不改則衰?!?/p>

  這些談話都收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長春卸任后的首部著作里。

  2013年12月,經(jīng)過一年多的編輯、打磨,《文化強國之路——文化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下稱《文化強國之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記錄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fā)展歷程的著作,選編了李長春自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十年多來關于文化改革發(fā)展的重要講話、談話、文章、批示91篇,照片69幅,所選講話和談話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fā)表。

  “書要出版了,出版社得來‘面試’一下作者?!睍幾脒^程中,李長春曾在辦公室會見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和代總編輯辛廣偉,甫一見面,李長春就跟黃書元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李長春言談間的幽默隨和、娓娓道來讓黃書元印象深刻,這種風格在書中也多有體現(xiàn)。

  過去的10年,正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取得重大進展的10年。在不久前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再次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黃書元認為,本書在這個節(jié)點出版,極具指導意義與參考價值。

  日前,黃書元向記者介紹了《文化強國之路》一書的出版始末。

通篇體現(xiàn)改革

  記者:本書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黃書元:我覺得這部書最大的亮點是談改革,從開篇到最后,通篇體現(xiàn)改革,改革貫穿始終。它不僅生動地記錄了文化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而且科學總結了新形勢下文化建設的內在規(guī)律和寶貴經(jīng)驗,全面反映了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取得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是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的重要歷史記錄,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文獻性。

  長春同志提到過一個“貓論”,說本來貓抓老鼠天經(jīng)地義,可我們總是喂貓吃魚,本意是鼓勵它抓老鼠,可后來貓就覺得喂魚才是天經(jīng)地義,就不抓老鼠了。這說的是有些劇團本來應該開拓市場,現(xiàn)在都被人為地養(yǎng)了起來,結果被市場“炒魷魚”,邊緣化了。讀起來很有意思。

  記者:哪些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黃書元:很多內容印象深刻,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有兩次轉述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同志的談話:“2004年在研究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時,胡錦濤總書記曾對我說,這種(事業(yè)單位)體制問題一定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解決,不能再傳給下一代了,不外乎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p>

  這種話是我們過去沒有聽過的,分量很重,反映了黨中央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心,也提供了路徑。

  在探討文化體制改革問題時,書中舉了很多特別鮮活、很有說服力的例子,也讓人印象很深。比如“你不能占領市場,只能占領領導,就不是真正的社會效益,因此也就不是優(yōu)秀作品。過去一些地方有這個傾向,千方百計到北京演出,然后通過各種關系,找領導來看看。領導來看,當然要說幾句鼓勵的話,有的都出笑話了,說是領導看完了沒表態(tài),回去沒法傳達呀,千方百計套出個好話來:‘你看怎么樣?’最后領導煩了,說‘好、好、好……’于是回去傳達就說,‘震動了領導,連說三個好啊’。”

  這些例子既生動也非常切合實際情況,讓我們理解了為什么要搞文化體制改革。

“長春本人審看了4次,對每篇文章逐字審定”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本書編輯出版的緣起?

  黃書元:2012年9月26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很多同志向長春同志建議,把他十多年來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的講話、談話、文章、批示搜集整理,十八大后出一本書。書稿內容的整理選編主要由文稿編輯組負責,之后,我們接過來,前后單樣書就印了9次,長春本人審看了4次,對每篇文章逐字審定,書稿基本定型以后,還3次向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征求過意見,最后由中辦審批通過。期間,我社參與的編輯人員就有20多人,專業(yè)校對也有20多人,從我們拿到書稿到出版,前后工作了8個多月。

  記者:書中收錄文稿91篇,照片69幅,選擇標準是什么?

  黃書元:本書收錄的文稿絕大多數(shù)是第一次公開發(fā)表,都是與文化體制改革相關的內容。有些文章進行了節(jié)選和摘錄,并減去了不同文章間重復的部分。選擇集中于文化領域和重點體現(xiàn)改革發(fā)展思想,能體現(xiàn)理論性、創(chuàng)新性和可讀性的文稿,所選文章沒有老生常談、陳詞濫調,充滿著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考。

  收錄的照片都非常生動,信息量很大,絕大部分都是長春同志在基層調研考察的工作照,側面反映了他這些年的工作實踐,細看之下,背后有許多故事。比如新華社記者拍攝的一張在藏民帳篷里調研的照片——在西藏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上,長春同志在藏民帳篷里拿著電視遙控器選臺,檢查太陽能電視機能不能收到電視,一旁桌子上的鮮奶還冒著熱氣,這是他深入基層調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一個側影。有很多這樣接地氣的照片,我們能從中讀出很多東西。

  記者:長春同志對本書有沒有具體要求?編輯過程中難點何在?

  黃書元:長春同志對這部書的要求就是保持文稿的歷史原貌,客觀真實,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需求,力爭取得理論性、思想性、歷史性和可讀性的有機統(tǒng)一,所以對書稿沒有進行大的改動,幾次征求到的意見也主要是對時間、地點、人名等事實細節(jié)上有些修改。

  編輯難點有兩個,一是前期,編輯組從龐大的資料中整理挑選出與文化體制改革相關的稿件;二是給書中內容加注。有人說所有學問里,下注是最大的學問,你要去找到每個詞的來龍去脈,并且講清楚,這屬于文稿之外的新創(chuàng)作,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進行核對,這是我們投入精力較多的一個部分。

“文化工作者都應該當成必讀書,但讀者不限于文化工作者”

  記者:本書的目標讀者是誰?

  黃書元:本書談的是文化體制改革,所有文化工作者都應該當成必讀書,但讀者決不限于文化工作者,因為書中體現(xiàn)的改革思想,在其他領域也適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國大改革的號角,本書談的是改革,現(xiàn)在各個領域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很多事業(yè)單位也正面臨著改革,為什么要改、怎么改,如何使改革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等等,看看這部書能得到很多信息、很多啟示。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踐、創(chuàng)新對其他領域都有借鑒意義,書中的思想、觀點、實踐放在其他領域同樣適用。本書讀起來很親切很輕松,知識性很強。

  您想想,一個領域、牽動全國、十年經(jīng)驗、巨大成果等等,這些經(jīng)驗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高度重視、認真吸取嗎?我相信其他領域的讀者肯定也能從書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迪。

  記者:作為編者和文化工作者,你對李長春在文化體制改革上的思考有何感觸?

  黃書元:我們知道文化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但身在其中不一定了解全國的形勢和進展。當時改革是怎么發(fā)起、怎么推進的,今天改革走到了哪里,下一步應該怎么辦,我們心里沒數(shù),讀了這部書,能解答我們的很多問題。

  文化體制改革之初,我們面臨著很多問題,如思想認識、文化觀念、管理體制、工作方式等都存在著不適應,時代呼喚改革,人民期盼改革,實踐要求改革,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央適時啟動了文化體制改革。

  書中提到了許多鮮活的例子,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通過改革給文化單位帶來的變化。就我自己而言,通過編輯閱讀,一個強烈感受是真正了解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易,曾經(jīng)阻力確實很大,但取得的成績更大,到2012年9月,全國共注銷經(jīng)營性文化事業(yè)法人6950家,核銷事業(yè)編制近29.4萬個。有成效,工作才有意義,出這本書才有意義。

  回頭看,對比2003年我們的文化市場,這10年確實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僅出版方面,2003年我們出書也就10到20萬種,現(xiàn)在40萬種,翻了一番,過去我們的版權引進和輸出差距很大,大概是9:1,現(xiàn)在基本是1:1,甚至還更好。從這本書里,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長春同志指揮的文化體制改革既積極又穩(wěn)妥,改革之初,先是抓試點,取得經(jīng)驗后,再逐步推進,先是有路線圖沒有時間表,待形成共識時全面推開,改革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同時,他一手抓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身體力行,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調研、考察、推動改革步步深入。真可謂,改革征途驚回首,輕舟已過萬重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田朝暉、王京雪 北京報道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龐興雷] [編輯:周才能]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wǎng)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chǎn)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