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生茂在家中 陳卓/攝
103歲的耿生茂佝僂著腰,站在菜地的一角,黑黢黢的手里攥著鋤頭,一下下地敲打著地面。幾天前他還在早上起床拉起沉重的架子車出門拾糞。在早該安享晚年的時候,耿生茂看起來還是有點不習慣安頓下來的日子。
之前,他曾經(jīng)沿街乞討。直到6月9日上午,一位記者在鄭州的街頭遇到了耿生茂,在簡單詢問后要來了他的身份證。那上面標明他的出生年月是1912年12月30日。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這位來自河南商丘民權(quán)縣人和鎮(zhèn)虎西村的老人已經(jīng)103歲了。
于是,“百歲老人沿街乞討”的新聞像一個巨石投進輿論場,僅在其中一家網(wǎng)站,就引來了4萬多的評論。從四面八方?jīng)坝慷鴣淼年P(guān)注也迅速阻斷了老人的乞討路。
三兒子耿紀營記得,他在晚上11點接到村干部的電話,說“你父親闖禍了”。然后,幾個人連夜出發(fā),第二天凌晨3點到達鄭州,4點在鄭州的街頭找到了耿生茂,并把他帶回村里。
這時,這位老人獨自在鄭州街頭討飯已經(jīng)有十幾天了。
“是我不孝,應(yīng)該是讓我爹花我的錢,但是現(xiàn)在讓我爹養(yǎng)活我,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先例?!比齼鹤庸⒓o營滿臉歉意地說。歉意之后,更多的是一肚子苦水。
他是耿生茂五個子女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分家以后耿生茂由這個小兒子負責贍養(yǎng)。但是,從娘胎里帶出來的疾病讓耿紀營手臂比別人短一截,“柴油機都搖不起來”;比他小十幾歲的媳婦又有精神疾病,“一發(fā)病就往外跑,攔都攔不住”。
除了五畝地外,耿紀營一家的收入只有父親每個月300元的百歲老人補貼,60元的養(yǎng)老金和耿紀營90多元的低保。耿紀營也會在村里支攤給別人鑲牙,“但沒有行醫(yī)證,一天掙不了5塊錢”。
老婆要堅持吃藥控制病情,“每個月藥費就要三四百塊”,還要為十幾歲的兩個兒子早早地蓋樓房,“沒房娶不著媳婦”……耿紀營說,當父親告訴他,“要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的時候,他其實知道父親是要出去討飯了,他也沒攔著,“沒有辦法,沒有錢就只能去要飯,這也不丟人”。
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
可是耿生茂已經(jīng)很老了。略顯浮腫的腳經(jīng)常套著厚厚的棉拖鞋,他衰老到幾乎邁不開步子,只能靠一根七扭八歪的木棍支撐,一步步向前挪動。從鄭州市緯五路到花園路,他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在這不到1000米的馬路上挪動。
“以前省政府沒搬遷的時候,他經(jīng)常在這兒來回走。”緯五路一家煙酒店門口坐著的店主說。另一位在緯五路上見過他的店主則記得,“這老頭兒和別人不一樣,彎著腰走,遇見誰就伸手,也不說話。”
但是對于這條繁華馬路上的更多人來說,耿生茂低矮的身影常常被淹沒在車水馬龍里。在緯五路邊執(zhí)勤的一位保安,怎么也想不起曾經(jīng)見過這個頭發(fā)稀疏、山羊胡子都白了的老頭兒,盡管旁邊的收音機里正好在播放老人已經(jīng)回家的消息。耿生茂乞討的附近有一所小學,一位店主認真地想了想以后搖了搖頭,“這學校附近的乞丐太多了,每天都有”。
在乞丐的人群中,耿生茂并不屬于年輕面孔。出生在解放前的他,從小就沒了父親。家里窮得揭不開鍋的時候,母親就帶著他討飯。年代過于久遠,他已不太記得小時候的經(jīng)歷,只記得那時在地上撿別人扔下的饃吃,“窮啊,窮得很”。
結(jié)婚以后,他要養(yǎng)活五個孩子。雖然他賣力地干活,在村里的磚窯上用獨輪車推土、燒磚,4斤重的磚“一天能燒500塊”;在附近拼命挖河道,“幾乎每個河道都去過”。但這些并沒有幫助他擺脫貧窮的追趕。“一天只有8兩糧食,越吃不飽越覺得餓”。
正值壯年的耿生茂,閑下來的時候就套上車,拉著幾個孩子一起去要飯。從商丘到開封再到中牟,100多公里的路,他拉著車一步步地走下來,要花大半個月的時間。耿紀營也曾經(jīng)跟父親走過這段路,他記得最難的時候“一家才要來一個餃子”。
慢慢地,大兒子結(jié)了婚,幾個兒女分了家,也就沒人和耿生茂一起討飯了。鄉(xiāng)間泥濘的土路變成了整潔的水泥路,路邊的稻草平房變成了磚瓦房又變成了樓房,耿生茂依然走在討飯的路上。
“我知道他身體不好,也擔心以后對不起俺哥俺姐,和俺兒子侄兒。萬一(在外面去世)和我母親配不了葬,還得虧欠一輩子?!惫⒓o營說。
但自始至終,這條乞討路上沒有人來試圖找尋過耿生茂。直到最近,他的身份證被意外公布。
這已經(jīng)是耿生茂第3次去鄭州了。同村一個乞討的老人把他帶到了緯五路和花園路,告訴他“這里開公司的多”。每天早上8點,耿生茂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這里,晚上6點多再回到棲身之處。那是附近一個正在拆遷的旅館,還沒被扒掉的一個房間里橫七豎八地躺著不少乞丐,“每天收5塊錢”。
“我就是個掏力的人,越掏力越有勁。”說起討飯的日子,耿生茂倒是沒覺得凄苦,臉上縱橫交錯的皺紋中,還擠出一點點笑容。這位百歲老人摸著黑黑的幾乎皸裂的膝蓋說,“在花園路口的天橋上就擱那兒一跪,有時候等半天還要不到一毛錢呢,有的過來就給塊兒把錢”。最好的時候,他一天能討到100多塊錢,最不濟也有10來塊錢。
耿生茂說,自己在鄭州一般待上10來天就回家。碰到記者的時候,他正準備回家,“鄭州天太熱了”。
這么多年,耿生茂還是第一次和這么多人一起沿著自己乞討的路往回走。
“給國家抹大黑了,”如今,問起討飯的經(jīng)歷,老人總是操著含混不清的河南話連連說,“對不起干部?!?/p>
他剛回來的那兩天,掛著商丘、鄭州、外省的各種各樣牌照的小汽車從四面八方開過來,幾乎占滿了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連村里小賣部的老板一聽到客人買整箱牛奶,就猜到“又是去看老頭兒的”。
村民們都知道了這個新聞,“手機里都會蹦出來”。一位在外上學的孩子還給他母親打電話,“聽說咱們這兒出了個討飯的”。母親被問得愣住了,找來圖片一看才知道,原來是這個老頭。
“不就是個老頭兒討飯么,”正在洗衣服的農(nóng)婦甩了甩手上的水珠,不解地問,“聽說北京都知道了?” 村里人大都見過耿生茂出去乞討,沒有人覺得奇怪,即使發(fā)現(xiàn)他“有時候春節(jié)初一、十五都不回來”。
在村莊里,耿生茂并不是唯一一個出門乞討的老人。村民告訴記者,這樣的老人“還有幾個”。
農(nóng)民們認為,一個月三四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地里糧食的收成,“肯定餓不著”。一位村干部還告訴記者,村里還有幾位八九十歲的老人,一個月只有60元的養(yǎng)老金,“過得也可自在”。
至于耿生茂為什么還要出去討飯,大多數(shù)人覺得“反正在家閑著也沒事兒”?!八皇莻€懶老頭兒,就是閑不住?!编従诱f。
其實就連耿生茂的其他兒女,也都知道父親討飯的事實,可是大兒子2009年得了腦梗塞,半邊身體都不聽使喚,“自己都顧不過來,更顧不過來父親了”。二兒子在鎮(zhèn)上開了一個牙醫(yī)館,但是去年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兩個女兒出嫁以后,更是很少回家。
“不定啥時候來一回,”老人語氣頗為平靜地說。他隔三差五地踏上乞討的路,有時候出去一兩個月,從來沒有被人攔下過。
可是耿生茂畢竟很老了。鄭州市花園路的天橋附近,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看見這個老頭跪在那里,生氣地瞪著他,“快點起來,你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只有別人跪你,哪有你向別人跪啊”,“蹲著不是一樣要錢么,又不缺那一點半點的。”有時候見老人在路邊花壇里大小便,環(huán)衛(wèi)工人也會跑過去呵斥他。但是耿生茂好像沒聽見似的。
天橋下一個賣雜貨的老太太,有時會湊過去和他聊天,他告訴她自己是從養(yǎng)老院跑出來的,無兒無女。
“他說討一天飯就能過好點兒,”老太太說,“每天討飯就能早上買個糖糕吃,再喝碗胡辣湯?!?/p>
十幾年的乞討,也讓耿生茂攢下了一些錢。他不僅在年輕時為3個兒子蓋了娶媳婦用的房子,如今,為孫子準備的兩棟樓房,也終于出現(xiàn)在了原本破落的小院。
兩個孩子的父親耿紀營并不否認,這些十幾萬一套的房子里,有老人的心血。
嶄新的兩層小樓并沒有成為老人乞討路的終點。去年第二套房完工以后,耿生茂再次拄起拐棍開始乞討,“跑一點兒能顧住生活”。
“103歲老人乞討”的新聞出來后,他的家鄉(xiāng)很快發(fā)布一份關(guān)于這位百歲老人家庭情況的說明,這兩套兩層小樓也出現(xiàn)在情況說明中,被不少人當做了劇情反轉(zhuǎn)的證據(jù)。
“我每次見了他不僅給一塊錢,還給他一瓶水呢,”緯五路第一小學旁的一位店主恨恨地說,“現(xiàn)在想想真是不應(yīng)該,這種人就是騙子。”不遠處,當另外兩個人討論起這位老人時,其中一人提醒“現(xiàn)在要飯的都不值得可憐”。
在耿生茂生活的村子里,人們也懷疑這位百歲老人的歲數(shù)。“應(yīng)該沒有那么大,身份證可能登記錯了”,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村里還有兩個比耿生茂歲數(shù)大的老人,“最大的也才90多”。
無論如何,耿生茂也的確老了。他耳朵聾得即使坐在對面大聲講話也聽不清楚。在菜地鋤地時,兒子在背后喊了好幾聲他才扶著鋤頭緩緩地轉(zhuǎn)過身。
他聽不到任何質(zhì)疑的聲音,也不明白為什么突然有這么多人看望他。他感慨“現(xiàn)在的社會好啊”。
回來后的耿生茂住在其中一棟新蓋的樓房里,一樓孤零零地放著一張木架子床,這也是他房間里的全部家當。每天閑暇的時候,他都會到房前的菜園子去鋤地,那里種著茄子和豆角。他盼望著,過幾天這些綠油油的菜苗能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那個時候,自家桌上就又能多加個菜。
除了這些,老人實在想不出能為這個家作點什么貢獻了。
?
?
相關(guān)鏈接:
廣州女子將2歲女嬰綁三輪車上乞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shè)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