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的張女士遇到“麻煩”,本想找朋友幫忙平事,卻不想落入“朋友”設下的“騙局”,直到公安機關將其“朋友”抓獲,她才恍然大悟。近日,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詐騙案,被告人李梅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兩年,罰金4萬元。
李梅與張女士是在幼兒園接送孩子時相識的“好友”。一天,張女士收到一條恐嚇短信,說她得罪了人,對方要收拾她,上面還詳細寫明了她和孩子的具體信息。
收到恐嚇短信后,六神無主的張女士沒有向公安機關求助,卻想起了人脈很廣的朋友李梅。李梅得知這一消息后,自稱認識一些“能量很大的人”,可以幫她擺平此事。
幾天后,李梅忽然找到張女士告訴她:“朋友找到了發(fā)短信的人,事情解決了,可雙方發(fā)生沖突,朋友傷得很重,需要住院治療費用3000元”。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李梅就以“朋友傷勢加重轉院到北京”“出國療養(yǎng)”“朋友傷重不治死亡需要安家費”等十分荒唐的理由,先后26次詐騙張女士3.8萬元。
直到張女士認為人死了怕被連累報警后,經公安機關調查,才發(fā)現一切都是李梅為詐騙錢財自編自導的一出鬧劇。
該案件經臨河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梅以謊稱幫助張女士,編造子虛烏有的理由先后26次讓被害人向其匯款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紤]到李梅案發(fā)后認罪態(tài)度較好,且當庭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及時賠償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取得被害人的諒解,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
相關鏈接:
湖南一文革造反派頭頭涉詐騙及非法經營被立案?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