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布哈拉,開始對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據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孫立杰透露,屆時兩國領導人將就進一步發(fā)展中烏關系和各領域合作進行深入討論,開啟兩國友好合作的新階段。
中烏友好往來
1991年年底烏茲別克斯坦獨立,次年1月2日中國即宣布與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是世界上最早承認其獨立的國家之一,從此開始了中烏關系發(fā)展的新時期。
2012年6月,卡里莫夫總統(tǒng)訪華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兩國簽署《中烏關于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宣言》。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正式訪烏,中烏關系達到新高潮??ɡ锬蚩偨y(tǒng)破例到塔什干機場親自迎接,而且以85歲高齡,不顧塔什干和撒馬爾罕秋日的酷暑,全程陪同習主席在烏所有訪問活動,并高度評價了習主席對發(fā)展中烏關系的建議。
2014年5月,卡里莫夫總統(tǒng)赴上海參加亞信峰會并與習主席再次會晤。他衷心表示對烏中戰(zhàn)略伙伴關系升級發(fā)展的迫切期待,并對習主席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予以高度評價。同時,強調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亞地區(qū)重要國家和偉大絲綢之路上的核心地段,將為實現(xiàn)這一世紀構想做出應有貢獻。
絲綢之路上的烏茲別克斯坦
由于烏茲別克斯坦處于中亞地區(qū)的中心位置,早在公元前就成為中亞文明發(fā)祥的重要地區(qū)。
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分布著許多綠洲,在上古時形成一些發(fā)達的灌溉農業(yè)區(qū),并出現(xiàn)若干頗具規(guī)模的城市。今天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撒馬爾罕,曾在最輝煌的時代以“東方羅馬”著稱于歐洲和世界。當亞力山大·馬其頓大帝在遠征波斯帝國的途中占領撒馬爾罕時,對這座名城發(fā)出感嘆:“撒馬爾罕比傳聞中的還要偉大十倍!”此后,幾乎每一次強大的外來文化進入中亞時,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所在地區(qū)各城邦都成為中亞的傳播中心。
佛教形成后,經印度北部(包括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鐵爾梅茲、布哈拉、希瓦、安集延等地留下本土化的歷史痕跡,并由此經過新疆的庫車、吐魯番和甘肅的敦煌等地傳入中原。
成吉思汗西征與張騫出使西域
成吉思汗在西征后占領的廣大歐亞地域上建立了幾個大汗國封給了他的子孫們,其中次子察合臺受封的疆域基本與中亞地區(qū)相重合,而察合臺汗國的統(tǒng)治中心最初設在阿力麻里(今天新疆伊犁霍城附近),后也轉移到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布哈拉、費爾干納等地。直到14世紀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帝國取而代之后,這個中亞本土的大帝國定都撒馬爾罕。
兩千多年前,張騫受漢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為團結西域諸國共御匈奴,出玉門關,經祁連山,雖被匈奴人拘押十多年仍不辱使命,尋找原打算結盟抗擊匈奴的月氏部落,一直向西走到“大宛國”?!按笸饑奔唇裉鞛跗潉e克斯坦的費爾干納地區(qū),是張騫首次出使走到最遠的地方?,F(xiàn)在雖然已經有各種歷史資料證明,在張騫“鑿空西域”之前已有過無數次中原人進入過西域從事商業(yè)活動,但將中亞地區(qū)風土人情準確信息帶入中原的還應非張騫莫屬。
而且張騫兩次“鑿空之旅”帶回了中亞的葡萄、苜蓿、核桃、芝麻等作物,進一步豐富了中國農業(yè)文明的物質內容。同時,中亞地區(qū)的精神文化形式也隨著物質文化的交流進入中原。尤其在漢唐時期,胡琴、笛子、嗩吶等西域樂器傳入中原,并逐漸加入了中國民樂的行列,最終演化成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元素。
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當節(jié)日、婚禮等喜慶活動時,仍可以看到藝人吹奏一種叫“蘇爾奈”的木制管樂器,這就是現(xiàn)在中國民樂中主打樂器嗩吶的前身,無論名稱還是結構,都能看出這種樂器傳承和改進的痕跡。
“絲綢之路上猶太人”
烏茲別克民族對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有著一種自豪感,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民族生息之地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黃金路段和交通要道。今天,不論是在塔什干、撒馬爾罕、吉扎克,還是納沃伊、布哈拉、希瓦,在這些遍布著各個時期文化古跡的旅游城市中,隨處可見以絲綢之路著名商隊和驛站命名的飯店、餐廳、商店。
烏茲別克斯坦是個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是烏茲別克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0%。由于烏茲別克人定居的各地大多處在當年中亞與南亞、西亞以及南歐、北非等地區(qū)的交通樞紐,經營著通往四面八方的驛站和貨棧。
烏茲別克人較早開始了定居農業(yè)生活,曾積極參與古絲綢之路上的頻繁商貿活動,并很快在應酬八方來客和不遠千里易貨的商業(yè)活動體現(xiàn)出了自己的商業(yè)精明。到19、20世紀時,烏茲別克人的經商能力已被中亞各民族認可,“絲綢之路上猶太人”的名聲傳遍歐、亞、非大陸。
由于中亞河中地區(qū)(阿姆河、錫爾河流域)與中國新疆毗鄰,烏茲別克人很早就開始從中亞向中國新疆遷徙。烏茲別克古代長詩《亞迪卡爾》就記述了14、15世紀烏茲別克人有組織遷居新疆的歷史。
蒙古汗國統(tǒng)治中亞時,金帳汗國的烏茲別克人沿絲綢之路經新疆到中原經商。從16世紀至17世紀,烏茲別克人商隊以新疆葉爾羌為中轉地,經營絲綢、茶葉、瓷器、皮張、大黃和各種土特產。有的還轉道經阿克蘇、吐魯番至肅州(今甘肅酒泉),將貨物轉銷到中國內地。從這時開始,一些來自中亞的烏茲別克人為了經商開始居留在新疆一些城市,而且人數逐年增多。1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后,與浩罕汗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南北疆各地都有烏茲別克人遷來定居。
在新疆歷史上,烏茲別克族的商業(yè)活動對促進新疆與中亞地區(qū)的經貿關系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20世紀初,仍不斷有浩罕汗國安集延城的烏茲別克人遷居新疆,這些人中除商人外,還有農民、手工業(yè)者和知識分子。這時,新疆各族民眾對來自中亞的烏茲別克人的稱呼大都冠以地名,如撒馬爾罕人、浩罕人、布哈拉人、希瓦人、安集延人等。這是明、清兩代對中亞各地烏茲別克人的習慣性區(qū)分。由于來到新疆經商的烏茲別克人大多來自安集延,所以新疆本地各族民眾普遍稱這些烏茲別克人為“安集延人”。
1924年至1936年,蘇維埃俄國為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蘇聯(lián))開始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區(qū)劃,烏茲別克族族名被正式確定下來。(許濤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鏈接:
了解增進合作 愿景助力共贏——塞爾維亞、波蘭各界熱議習近平主席訪問
習近平出訪中東歐:鞏固中國全球戰(zhàn)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治國理政地方談】習近平“五點建議”擘畫中烏合作新藍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