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jiān)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fā)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給網貸機構劃了13條不能觸碰的“紅線”,包括不允許“網貸”機構吸收存款、設立資金池進行非法集資等等,此外還規(guī)定P2P只能從事小額借貸,個人在同一平臺上借款上限為20萬元。
這次對網貸的立規(guī)矩,是讓網貸回歸“本來的樣子”。如今我們一提到網貸、P2P,想到的往往是金主“跑路”、騙人、暴力催討、女大學生裸體欠條等等負面信息。其實就在兩年之前,甚至一年多之前,網貸還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正面字眼,與普惠金融、創(chuàng)業(yè)等等密切相關。
網貸在一年多時間里,是怎么樹立了自己的負面形象呢?簡而言之,就是忘了初心,忘了普惠金融、點對點服務的根本。
這次《辦法》,網絡借貸(P2P)定義為“信息中介”,也只能做信息中介。網絡借貸就是對個體與個體之間融資活動進行撮合的信息中介機構。第一,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不允許網貸機構吸收存款,設立資金池進行非法集資。第二,明確網貸機構是小額分散的經營模式,主要是為傳統金融機構覆蓋不了,或者是滿足不達銀行放貸標準的廣大群眾的資金需求,是為“長尾客戶提供信息撮合服務”。
網絡借貸(P2P)的本義,不就是點對點(peer to peer)嗎?不就是通過互聯網這個巨大的平臺聯通一切,實現閑置資金的供給方和資金的需求方,在網貸平臺上進行大規(guī)模、低成本的交易嗎?平臺不就是做中介服務嗎?這才是互聯網的根基所在,也是互聯網能夠實現金融革命的基石。
互聯網金融的魅力,不是對于傳統銀行的網點的廉價替代。而是說,密集度呈數量級提高的人機互動、人人互動,聯通金融的供給端和需求端,使融資和借貸成本呈指數下降。這就使得教科書中所說的“風險的充分分散”成為現實;因風險分散不充分而起的交易費用可以極大降低;也意味著,“機會組合的最大化”成為現實,因最低門檻過高而導致的交易費用也趨于最小化。同時也因為借貸門檻的降低,使普惠金融成為可能,使原本傳統銀行無法服務的客戶得到金融服務。
資金廣泛互聯互通;小規(guī)模借貸(甚至是極小的規(guī)模借貸,以分攤金融風險);網貸平臺只承擔信息中介服務而不做傳統銀行的資金池;降低金融門檻,實現普惠金融,這一切才是網絡(P2P)“本來的樣子”。也正是這種原創(chuàng)力讓互聯網金融成為黑馬,引爆金融革命。
而事實是,這幾年來,互聯網金融泥沙俱下,多是打著互聯網旗號做著線下經營,從事的傳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的勾當。從技術上說,很多平臺不再是信息中介服務,而是“自編自導”了很多項目,騙取借貸人的資金;有的把資金集中投到了一兩個房地產項目中,違背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充分分散”的原則。此時的互聯網金融早已“脫網”,成為掛羊頭賣狗肉的傳統集資。
而這次的《辦法》所立的不設立資金池、只能從事小額借貸的規(guī)矩,就是讓網貸回歸普惠金融的初心。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