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名嫌疑人自首,備受關注的徐玉玉案的6名嫌疑人全部落網。記者了解到,類似案件在我省也有發(fā)生。
8月6日,瓊海準大學生小利接到陌生電話,對方稱是“教育局”的要給小利發(fā)放生活費,信以為真的小利按要求將24886元學費匯到對方所提供的賬戶上……據悉,小利被騙走的錢中有17231元是愛心捐款。幸運的是,小利學費被騙之事經媒體報道后,愛心人紛紛為小利捐款,目前小利上大學的學費及生活費已經解決了。
記者從瓊海有關部門獲悉,在8月6日那天,瓊海市包括小利在內共有5名貧困高考生接到同一個詐騙電話。當天,除了小利被騙外,另一位黎姓同學也差點把銀行卡上的幾千元學費轉給騙子了。據了解,這5名貧困高考生的信息是某單位因業(yè)務程序需向社會公示,懷疑騙子就是利用這個信息在當天用同一個手機分別撥打5名貧困學生的聯系電話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為何盯上這些貧困準大學生呢?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準大學生高中階段生活很簡單,主要是學習備戰(zhàn)高考,沒有社會經驗、思想單純,安全防范意識相對薄弱,一但碰到電信詐騙,辨別能力較弱,很容易上當受騙。不法分子也就是看準了這些學生的特點才實施詐騙。
該負責人稱,徐玉玉及小利等人之所以被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對方知道你的姓名、身份證號、哪學校畢業(yè),考的哪所大學。正因為有個人信息售賣產業(yè)鏈,電信詐騙從過去的“撒網式”詐騙,變成了“精準化”鎖定。這種靶向性更強的行騙手段,成功概率更高。
該負責人表示,“僅靠公安機關一家難以有效防范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必須堵塞銀行、電信部門監(jiān)管漏洞,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源頭治理格局。”該負責人建議,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學生們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識別意識和防范能力,高校可聯合辦案機關,開展多種形式的防騙警示教育,向大學生講解避免個人信息泄露的方法,以及一些發(fā)案率較高的電信詐騙類型、特征及避免上當受騙的技巧。
?
?
相關鏈接:
打擊電信詐騙別止步于抓住騙子?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