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的王德映從綠映塘村家中出發(fā),趕往約3公里外的花木山林場,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樹林蔥蔥郁郁,他又重提老兄弟王小苗的一句話:“人死了,樹還活著?!?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云南“陸良八老”31年造林13萬畝 二老已逝

海口網(wǎng) http://6chong.cn 時間:2017-10-25 09:23

  原標題:云南“陸良八老”31年造林13萬畝或建森林公園,二老已逝

  10月17日13時許,云南曲靖市陸良縣龍海鄉(xiāng),天空中下著毛毛細雨,讓人冷得直打哆嗦。

  83歲的王德映從綠映塘村家中出發(fā),趕往約3公里外的花木山林場,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樹林蔥蔥郁郁,他又重提老兄弟王小苗的一句話:“人死了,樹還活著?!?/p>

  王德映和王小苗被當?shù)厝朔Q為“陸良八老”,其中,王小苗還被授予“當代愚公”稱號。從1980年起,陸良八男子在王小苗的帶領(lǐng)下,30年來種樹13.6萬畝?!耙讳z頭下去,濺出火星子,”王德映回憶起當年的不易時,咧著嘴笑了。

  澎湃新聞此次回訪“陸良八老”發(fā)現(xiàn),他們當中已有兩人去世,余者或行動不便,或交流不暢。當年他們嘔心瀝血打造的林海,一望無際,今年,當?shù)卣陥笫〖壣止珗@。

  每人每天收入兩角錢

  陸良縣位于南盤江上游,珠江源流域,進入龍海鄉(xiāng)境內(nèi),蜿蜒盤山的公路兩旁山上,盡是林海。

  在龍海鄉(xiāng)黨委書記史紅祥的記憶中,龍海鄉(xiāng)乃至整個陸良縣,因喀斯特地貌的特性,光禿禿的山體上怪石嶙峋,土質(zhì)石漠化嚴重,“以前的龍海哪里是這個樣子,高寒氣候冰雹還多,沒有存水的條件水土流失嚴重,山上除了石渣子就光著了?!?/p>

曾經(jīng)連年干旱的龍海鄉(xiāng)群眾吃水困難。 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圖

  這也正是王德映、王小苗他們當初開荒山造林的動力。1980年3月左右,時任樹搭棚大隊民兵營長的王小苗40歲,經(jīng)他吆喝相約,王德映、王家壽、王長取、王云方、王開和、王家云、王家德7人加入,八人開始著手造林;彼時,40歲的王小苗年紀最小,年紀最大的王家云當時51歲。

  從左至右分別是:王小苗、王開和、王家壽、王云方、王家云、王長取、王家德、王德映

  史紅祥告訴澎湃新聞,彼時生產(chǎn)隊給他們計工分,起初樹苗成活率不高,也沒有給他們補助。此后一段時間,政府給每畝補助不到5塊錢,每天1個人的收入就1角、2角。

  “上山種樹每天每人能賺2毛錢?!蓖醯掠痴f,實際上剛種下的樹種容易被松鼠、老鼠等吃了,又缺水,種的樹成活率低,“不經(jīng)林業(yè)部門驗收,別說兩毛,一分錢都可能拿不到。”

  到1985年國家提倡人工造林時,有政策扶持,這個數(shù)字每畝漲到了10元、15元,每人能收入到7角錢,“他們也積不下錢,還要買種子,”史紅祥說。當時種樹并不能養(yǎng)活全家人,每年5、6、7、8月份,4個月雨季中才能栽種,這樣算來,收入更是寥寥。

  在石頭渣子里種樹的他們,手指和腳后跟開裂,磨出的老繭和血泡已習以為常。王長取的雙手就像干枯的樹枝、所有指甲枯萎,王小苗的腳掌就像是當?shù)乜λ固氐孛怖锏母闪淹临|(zhì),“一鋤頭下去,濺出火星子,”王德映回憶起這段歲月咧著嘴笑了。

  盡管生計艱難,但種樹的日子里,他們與荒山為伴,樹種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王德映回憶,當初,餓了就生火烤幾個洋芋充饑,晚上蓋著棕櫚樹樹皮制成的蓑衣,無論刮風下雨就在山上睡覺,“一兩個月才回一次家。”

  “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腳板高;天大地大,不如人的決心大?!边@是當時他們的格言。

  育苗經(jīng)驗至今管用

  低下的成活率和缺水干旱的土質(zhì)成了王德映他們當初種樹的絆腳石。

  為此,他們自行琢磨、想辦法,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經(jīng)驗,挑種子、挖窩子、育苗子三步走。

  史紅祥說,八老發(fā)明的用營養(yǎng)袋育苗的辦法在當時非常先進,挑選好樹種后,先在營養(yǎng)袋里育苗,然后選擇冬季挖窩子,等5月份雨季來臨再移栽。這樣成活率高達90%以上,樹種不再被老鼠吃了,這個辦法至今管用。

  公開資料顯示,陸良八老中,讀到小學三年級的王家壽是唯一識字的人,其余人為文盲;他們當中,王家壽擔任過村治保主任,負責各小組的人數(shù)、工分及檢查驗收挖坑移栽的質(zhì)量。

  眼看著他們栽種的樹林,從花木山林場的7400畝逐漸蔓延,相鄰縣、鄉(xiāng)開始邀請王德映等人前往傳授造林經(jīng)驗。從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間,他們的足跡遍布陸良縣的9個鄉(xiāng)鎮(zhèn),同時云南師宗縣、羅平縣等地的部分山頭也有了他們栽種的山林,而跟著他們植樹的隊伍在最高峰時達七八百人,包括他們的親屬。

  據(jù)官方統(tǒng)計,八人一共造林13.6萬畝,其中龍海鄉(xiāng)總計有12萬畝林地,八個老人就貢獻了其中近4萬畝,經(jīng)林業(yè)部門檢查驗收,造林全部合格,“當時種的基本都是華山松,因為抗旱耐寒,適合生長,但現(xiàn)在不提倡種這樹了,”史紅祥說。

8雙手30多年造林13.6萬畝

  光禿禿的貧瘠荒山變成了林海,花了整整11年時間,他們依舊沒有下山,守山護林成了他們新的工作。1995年人工造林結(jié)束后,八老回到花木山,這里已是7400畝的林場,也是他們最初開始種樹的地方。2010年8月份,因為年老等原因,他們選擇了下山。

  “防火防盜,尤其是春節(jié)的時候放鞭炮,這個時節(jié)也是森林火險最高的時段,他們回不了家,”史紅祥說。

  其中,八老中的王德映也是“最顧家”的,除了特殊時期的防火期,他每周也會請假回家看看,而他家就在三四公里之外,家稍微遠點的有十公里。

  八老中兩位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了,身體健康的王德映還會時不時來山上看看他們曾經(jīng)種的樹

  除了防火防盜,他們守山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撫育間伐”。龍海鄉(xiāng)黨委書記史紅祥介紹,這項工作主要指把營養(yǎng)不良、長不高的枝條剪掉,讓好的樹枝能更好地接受陽光、吸收營養(yǎng)。

  “山頭要有樹,山腳要有路,人民才會富?!笔芳t祥說,這是八老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看來,造林的經(jīng)濟效益無法估量,生態(tài)效益也顯而易見,冰雹少了、空氣清新、土質(zhì)也有改善。

  八老種樹的地方成為教育基地

王長取的雙手

王小苗的腳掌

  2012年2月7日,中央電視臺播出《走基層,中國最美的人:八位老人義務植樹31年》;同年3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陸良八老種樹記”,并配發(fā)評論。

2012年《人民日報》頭版對八老事跡的報道

  至此,已進入耄耋之年的八位老者被大家熟知,并被親切地稱為“陸良八老”、“當代愚公”等稱號。

  八老的事跡也引起中宣部、民政部、國家林業(yè)局、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陸良等各級相關(guān)部門的重視,先后獲得全國“最美老有所為人物”、“全國綠化造林勞動模范”等榮譽。

  2017年10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再次來到八老最初開始種樹的花木山林場時,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2008年左右八老們分年段修建居住的三棟房子,不同的材料、風格和破舊程度清晰地記錄著他們在山上艱苦卓絕的歲月。

八老在他們80年代修建的房子前

  就在這三棟老房子后面100米處,新建的“花木山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就像一個博物館一樣,里面陳列了八老當年種樹時使用的削尖當鏟子的木棒、穿破變樣的草鞋、當被褥使用的蓑衣及鋤頭等工具,這些跟他們獲得的眾多榮譽證書擺放在一起。

八老最初種樹的地方如今成為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再往后約500米的山林,在2017年2月被確定為“云南省生態(tài)文明教育基地”。龍海鄉(xiāng)黨委書記史紅祥介紹說,近年來省內(nèi)外參觀學習的單位上百家,“花木山林場正在申報省級森林公園,已經(jīng)驗收了?!?/p>

  八老如今只剩下六人。2014年6月13日,王家壽因突發(fā)腦溢血離世;2015年6月30日,王小苗因腎功能衰竭離世。

  已經(jīng)83歲的王德映算是相對能順利交流的老人了,身體健康的他還不時幫家里干活。他說,他們八人一起風風雨雨幾十年,不是親兄弟,但都是老弟兄,“人死了樹還活著,王小苗這樣說,我也會常來瞧瞧這片林子,我大的重孫都14歲了,人老了?!?/p>

他們穿過的鞋子

他們種樹運土的簸箕

八老曾經(jīng)種樹時的生活用品和工具

  就在2017年10月13日中央電視臺財經(jīng)頻道《魅力中國城:甘肅張掖PK云南曲靖》一期中,王德映作為八老代表跟著曲靖市長登上舞臺時說“我現(xiàn)在老了,種不動了?!迸_下有觀眾為之浸著淚花,評委蔡明則說:“我在想,一個人如果熱愛一個職業(yè),可以為之付出37年,我是個老師,熱愛我的教學工作,我愛孩子,我可以堅守37年;我是個演員,熱愛表演,我可以堅守37年;我熱愛種樹?這怎么熱愛啊?每天拿著鐵鍬一個坑一個坑地挖、一桶水一桶水地澆,要這樣堅守37年,為什么呀?”她被八老精神感動,也把她的一票投給了曲靖。

?

相關(guān)鏈接:

昌江造林娘子軍堅持25年 陶鳳交和姐妹們打造1.88萬畝海防林
【塞罕壩造林人系列】劉?,摚河每萍即蛟旄吆哪熬G海傳奇”
崇禮造林:每年“長”出一座翠云山
海南已完成成片造林面積7.2萬畝 占總?cè)蝿?2%

?

相關(guān)鏈接:
海南已完成成片造林面積7.2萬畝 占總?cè)蝿?2%
崇禮造林:每年“長”出一座翠云山
【塞罕壩造林人系列】劉海瑩:用科技打造高寒荒漠“綠海傳奇”
昌江造林娘子軍堅持25年 陶鳳交和姐妹們打造1.88萬畝海防林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陳俊松] [編輯:馮韋倩]
版權(quán)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shè)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wǎng)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chǎn)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diào)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shè)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