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區(qū)文毓村農機下田收割
“太極村”豐收水稻歸倉忙
6月12日,從高空俯瞰,文毓村與水塘、田洋融成一體,神似太極圖。記者 楊忠凱 攝
村民手捧剛剛收割的金黃稻谷笑逐顏開。記者 楊忠凱 攝
文毓村的水稻田里一派豐收景象。記者 楊忠凱 攝
6月12日上午,在秀英區(qū)長流鎮(zhèn)長南村委會文毓村,金黃的稻田上一派豐收的景象,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采用機械化作業(yè),確保顆粒歸倉。
“收割機已經到村里了,大家抓緊時間。”當天一早,在文毓村廣場“吆喝”的是村干部李學思。通知完村民后,他便帶著農機手駕駛3臺收割機往村里稻田的方向趕。
上午8時,文毓村的水稻正式開鐮收割。農機手駕駛著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轟鳴的聲音,一串串飽滿的稻穗卷入收割機中,一扎一扎的稻谷輕輕松松就被“吃”了進去。收割、脫粒、粉碎稻稈、裝袋,一氣呵成。
“農機是我們收割水稻的‘得力干將’,今天要是不下雨,村里的190多畝水稻可以收完?!崩顚W思告訴記者,他家種有3畝水稻,是今年2月份開始插秧苗栽下的,如今迎來豐收,“有了收割機,收割效率不僅提高,還能降低糧食損耗?!?/p>
文毓村的稻田豐收美景也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拍照。“村里的‘太極’圖就是熱門打卡點?!蔽呢勾宕迕裥〗M組長李學紀介紹,該村已有400多年歷史,村民每年都會在村中面積約2畝的水塘周圍種植40多畝水稻,家家戶戶房子依田而建,形成美麗的圓形,“從高空俯瞰,這里形似太極,所以我們村也被稱為‘太極村’,每年水稻播種到豐收這段時間,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帶動村民增收。”
據(jù)了解,秀英區(qū)早稻種植約1.86萬畝,產量預計7000多噸。秀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和技術服務,指導農戶做好作物輪種,為晚稻種植做準備,提高水稻生產效率,促進農業(yè)規(guī)模化生產,實現(xiàn)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