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诰W(wǎng)首頁 >瓊臺人文 > 南海風云
崖州孫氏:德行詩文傳風流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陳耿 時間:2016-08-16 14:58:36 星期二

?清代海南探花張岳崧為孫宗哲父親八十大壽題寫的“香社耆英”牌匾。

位于??谑懈悄?里沙上村的遷瓊始祖孫開文墓。

三亞市崖州區(qū)梅山村委會梅東村孫有度珍藏的百年《崖縣孫氏族譜》。 

  文圖?記者?陳耿?通訊員?龐堅

  南宋淳熙丁未年(1187年),福建古田縣人孫開文“舉孝廉”,攜帶家屬出任瓊山知縣,卸任后,喜歡上瓊北風土,落籍在府城南門外的“那梅口圖”,即今海南東線高速公路府城入口處附近的那梅村,去世后葬在城南5里外的沙上村,今仍有家族墓地“藏孫園”。此后的800多年間,孫開文的后裔遷居全島的13個市縣,有的回遷內地后,又二次移民到瓊州大地,開枝散葉,現(xiàn)有人口約4萬人。

  ??谑袊d大道旁瓦灶村的“樂安堂”《孫氏族譜》記載了這個姓氏的源頭和去向,明代中后期,孫開文的一些后人前往儋州、崖州等地經(jīng)商,有的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其中崖州孫氏耕讀傳家,人才濟濟,在當?shù)亓粝轮T多風流佳話。

  “宋淳熙諱開文公,以孝廉選知縣,由閩官瓊,因家焉,是為我族遷瓊始祖。迄明季而有諱述公,以貢士授馬平教諭,升雷州教授;正德、成化年間,宜山縣公、才盛公、才選公先后來崖,是為我族遷崖支祖?!比齺喪醒轮輩^(qū)梅山村委會梅東村81歲老人孫有度,珍藏著一套民國四年由廣州西湖街“寶珍樓”刊印的《崖縣孫氏族譜》,至今已有百年,雖然部分頁面破損,但并不妨礙閱讀,了解崖州孫氏的歷史源流。

  張岳崧的莫逆之交

  從西線高速公路向南驅車,途經(jīng)樂東九所,很快就進入三亞境內,從梅山出口路下來,朝西再行約3公里,便來到梅東村。村民孫令芬祖屋正堂后方的檁條上,掛著一塊木牌匾,自右向左有4個行體大字“香社耆英”,右側的一列豎字為“衍五孫世伯八旬大壽”,左側的落款是“賜進士探花及第、翰林院編修、愚姪張岳崧題并書”。

  69歲的孫令芬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是先祖孫宗哲請好友張岳崧為父親孫衍五80歲生日題寫的牌匾,在戰(zhàn)亂時期,為了保護它,多次埋藏在谷倉底部,用稻谷蓋住,才得以存留到今天。

  據(jù)光緒《崖州志·人物志》記載,梅東村歲貢孫宗哲(1772—1826),“為文瑰奇?zhèn)?,尤精理解”,曾與定安張岳崧一起在羊城廣州求學,當時他們都很出名,文才不相上下,而且是莫逆之交。有一年,張岳崧回瓊省親,暫時寓居郡城,當時孫宗哲也住在府城,經(jīng)常步行前去拜訪張岳崧,二人交情之深非同一般。

  孫宗哲留下詩集《愛竹軒詩稿》傳世,《崖縣孫氏族譜》中收錄了他的部分詩作,其中的《山齋寄懷友人》,還被《崖州志·藝文志》所選錄:

  林間坐臥倦于游,

  小有羲皇午夢幽。

  心跡欲邀名士鑒,

  話機難與俗人投。

  花天對影風清榻,

  雪夜思君月滿樓。

  吾輩但知行樂在,

  任輸江上談情鷗。

  孫宗哲有位女兒,嫁給當?shù)馗坶T村黎萬安為妻,24歲喪夫,此后一直孀居,《崖州志》稱其“品行端肅,鄉(xiāng)人稱之”,卒年56歲。

  族譜記載,孫宗哲的遷崖始祖為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到當?shù)貜氖沦Q(mào)易的孫才盛,先后住在抱龍村和新莊村(在今樂東九所),其孫子孫德秀遷到今三亞梅山村委會的梅西村,曾孫一輩又從梅西村遷到梅東村;孫才盛入崖不久,弟弟孫才選也遷徙而來,先是同他一起住在新莊,后又遷到黃流;他們的弟弟孫才能則仍住瓊山。

  孫宗哲是孫才盛的八世孫。

  “崖中人士大半出其門”

  梅東村北靠常年郁郁蔥蔥的芙蓉嶺,南向蔚藍大海。

  “南溟到此盡邊頭,獨聳危峰瞰一州。秋水直將天色混,遙山猶帶暮煙浮。田間綠繞千畦稻,云際青歸數(shù)葉舟。喜續(xù)龍山成盛會,參軍豈足擅風流?”某年重陽,孫才盛的十世孫孫如棠登上芙蓉嶺,寫下4首七律《重九等芙蓉峰》,這是其中之一。

  孫如棠3歲時父親孫式謨亡故,跟隨祖父讀書,年齡稍長就博通經(jīng)史,學業(yè)過人,所到之處,名揚一方,可惜屢試秋闈,都未能中舉,終其一生只是一名“貢生”。

  孫如棠侍奉孀母林氏“承顏養(yǎng)志,得其歡心”,母親54歲去世時,孫如棠過于悲哀,哭得左眼都失明了。

  孫如棠以學問和品行名噪一時,平生從無疾言遽色,風度翩翩,涵養(yǎng)和度量都很過人,《崖州志》稱“崖中人士大半出其門”,崖州地區(qū)的讀書人大半都被他教過,他所寫的文章也被傳誦一時;孫如棠家規(guī)嚴明,族中子弟若有造次,他必依據(jù)禮法管教,誨人不倦。

  孫如棠的女兒18歲嫁給崖州城西廂陳發(fā)瑸,光緒壬午年(1882年),崖州地區(qū)爆發(fā)大規(guī)模瘟疫,孫氏夫家相繼去世,陳發(fā)瑸也染病在床。眾人都說這種疫病會傳染,都想方設法遠離避災,孫氏卻寧死不走,并向天祈禱,愿意以自身代替丈夫的疾病,不想陳發(fā)瑸還是死了。此后,孫氏葬了丈夫,又獨自撫養(yǎng)兒子成人。孀居23年之后,孫氏于45歲去世。廣東督學聞訊,以“節(jié)孝流芳”四字牌匾旌表其貞烈行為。

  由此觀之,這個家族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他們在崖州地區(qū)博得好名聲的根基所在,并非浪得虛名。

  為安葬朋友放棄科考

  孫家女子不乏“烈女”。又如黃流廩生孫元度的女兒,嫁給鄉(xiāng)人邢于蕃為妻,22歲時生了兒子邢谷楹,不料孩子出生剛7天,邢于蕃就病故了,孫氏劬勞鞠養(yǎng),直到兒子成年。守寡獨居18年之后,孫氏病故,也得到督學旌表“節(jié)孝流芳”。

  孫元度是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最早遷崖的“宜山縣公”孫官的后人,其文章言論、見解,精辟動人,在瓊臺書院讀書期間,很受書院主講的雷瓊兵備道道臺江國霖(1811-1859)的愛重,一時間眾多名士都爭相與他結交。他在家鄉(xiāng)黃流居住期間,“端風正俗,鋤土匪,禁洋煙,倡義濟會,尤其最著者”,為鄉(xiāng)閭公益事業(yè)出力不少。

  孫元度平生看重氣節(jié)、友誼。他的好友張景云不慎在府城摔下城墻身亡,年僅30歲,當時孫元度正準備渡海參加選拔舉人的秋試,得知張景云的遭遇后,毅然棄考為友扶靈回歸故里,并親自安葬,不久,他也病故。如若不然,孫元度可能會考中舉人,甚或進士。

  孫元度有一位曾到黃流讀書一年有余的崖城西里學友——黃中興。一年,當?shù)胤送經(jīng)_入黃中興所在的榕樹塘村,搶劫屠戮,縱橫蹂躪,黃中興與父親走散。后來聽說匪徒已將其父擄至村里的文昌廟前,便不顧眾人攔阻,嚎啕大哭著去找父親。草寇散去后,村人集合時發(fā)現(xiàn)黃中興與父親雙雙死在一起,尸旁有一枚被折斷的弓,據(jù)推斷是黃中興見父親被殺后,憤怒之下與匪徒搏斗時奪過來的弓弩。

  黃中興死時才19歲,為撰文紀念這位同窗,孫元度尋訪了多位知情人,并回憶起黃中興十四五歲到黃流讀書時,“見其父來視之,君依依若孩子然”的情形。孫元度的這篇文章題為《黃孝子傳并序》,情真意切,讓人讀來潸然淚下,父子親情躍然紙上。

  孫元度是清代崖州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文人,雖然因為早故,無緣更高級別的科舉功名,但從傳世的文章來看,歷史的記載和時人的推重,絕非溢美之詞。他游覽“大小洞天”后所寫的《鰲山探勝記》,融名宦掌故和文物考究為一體,既有現(xiàn)場景物描寫,又有適度抒懷,如今看來,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今天三亞“大小洞天”景區(qū)的導游解說詞,基本上源自該文的內容。

  孫元度游覽“鰲山”的時間是咸豐四年(1854年)十二月初一,同行的15個人當中,有其族弟孫如棠。

?

?

相關鏈接:

海內“孤本”清代鄒梧岡版《三國演義》再編面世
河北臨西村民挖出清代文臣石像 目前正在防腐清理
安徽阜陽工地發(fā)現(xiàn)清代古墓 墓主或為大內侍衛(wèi)

?

(編輯:吳茜)
?

網(wǎng)友回帖

       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