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诰W(wǎng)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黎族傳統(tǒng)舞蹈:濃濃的海島山地風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于偉慧 時間:2018-04-23 15:07:39 星期一

  在景區(qū)里表演的黎族傳統(tǒng)舞蹈舂米舞。(資料圖片)

  說起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大家可能會想起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鍋莊舞,蒙古族的熊舞、鹿舞,哈薩克族的孤雁舞。每一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民族的舞蹈,每一種民族舞蹈,都記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印記。

  在美麗的海南島,提起黎族傳統(tǒng)舞蹈,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竹竿舞,傳統(tǒng)意義上稱之為打柴舞,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區(qū)黎族的喪葬習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除了打柴舞,一些源于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的舞蹈,同樣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歷史印記,如在白沙黎族自治縣流傳的老古舞,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流傳的咚鈴伽,在五指山市流行的舂米舞,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流行的轉石舞,它們是代表一個地區(qū)的文化、風情、生活習慣、地理氣候以及歷史背景,因此有著不同的味道。

  老古舞:祭祖·歡慶·保平安

  老古舞,黎語發(fā)音“闖坎”,古籍稱“告祖先”。源于黎族原始社會的祖先崇拜。因為它古老,因而得名老古舞。解放前,老古舞在白沙的細水鄉(xiāng)、元門鄉(xiāng)、白沙鎮(zhèn)、牙叉鎮(zhèn)和相鄰的瓊中的黎族鄉(xiāng)村,都可見到,而到現(xiàn)在,僅在細水鄉(xiāng)有遺存。2010年,老古舞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老古舞場面甚為奇特和壯觀,我國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宋兆麟老先生看到該舞蹈時,也表示十分震驚。

  細水鄉(xiāng),離白沙縣城并不遙遠,從縣城開車過去不到半個小時,在細水鄉(xiāng)的一些村寨,都遺存著老古舞。坐在車里,窗外掠過山川田野,車子最后停在一個水庫大壩上,在水庫旁的一塊空地上,村民已經(jīng)在這里聚集。

  在水庫邊上一塊約有一千多平方米的荒草地上,便是跳老古舞的場地,上面插著上千條竹子,乍看雜亂無章,仔細觀察卻能發(fā)現(xiàn)每根竹子間都以草繩相連,一根根細竹間,留出了一條條小徑。

  竹子都是一人多高,似“八卦陣”,就在每根竹子上還插著香,在竹陣旁邊,場地三處分別倒放著數(shù)個舂臼,舂臼上放著裝米的瓷碗、雞蛋,并插香,放置祭祀用的靈牌。

  陣勢大,只是老古舞的一個特點,角色眾多,才是老古舞的一種有別于其他黎族舞蹈的重要特征。

  舞未起,鑼鼓嗩吶紛紛奏響吹響,在偌大的場地上,聲音清亮悠長,如從天降。樂隊中的樂器種類繁多,有唎咧、畢達、嗩吶、黎鼓、大鑼、小镲等,這些黎族傳統(tǒng)樂器,均由村人演奏。

  樂聲響起,“舞者”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出場,角色各異。在舞蹈中,主要角色有12人以上,分工不同,在黎語中有著特定的稱謂:頭戴方角彩帽,身穿紅色長袍,用紅布條束腰,左手端1只杯,右手拿1支筷子,在舞中代表男性。他是整個舞蹈隊伍中的領舞,黎語稱為“茍它”,他位于隊伍最前面;“西它”是舞隊的壓陣人,位于舞隊的尾端。

  “帕曼委嘎”,指男性舞者。一人扮鹿,兩人扮獵人,一人拿獵槍,一人拿長柄大刀;另外兩人舉鯉魚燈、兩人舉燈籠,其他人手持祖宗靈牌,都穿著黎族傳統(tǒng)男性服飾。除了這些角色,還有“拜扣委嘎”、“倒叮啰”等角色。

  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舞蹈在空曠的場地拉開大幕,眾多角色紛紛投入其中,場面井然有序。

  舞蹈的大體情節(jié)分為四段,第一段為“起師”:意為告祖先儀式開始。第二段為“開闕”:意為活著的親人迎接祖先神靈歸來。開闕結束,第三段為“挽嚷”,此為該舞蹈的精華部分,舞者圍著排成兩行的12個舂臼追逐玩耍,并表演點種山欄(一種旱糯米稻)、狩獵(獵人和裝鹿者表演)、捕魚(丑角“批魯”捕魚,邊放竹簍邊漏掉,引人發(fā)笑)等。其他參加的村民隨著鑼鼓跳拋手舞、踢腳舞,時唱山歌助興舞蹈。第四段為“走洪圍”,意為送祖先神靈歸去。場上燃香,四周燒柴,燈火通明,帶著眾人繞著門字型竹排蜿蜒穿行,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王海昌觀看老古舞后評價:在古老的黎族舞蹈中,分眾多角色,并將整個舞蹈分成段落,各有不同主題,可見舞蹈在黎族人民中有著深刻的表現(xiàn)形式。老古舞表現(xiàn)黎族人民自原始社會以來形成的祖先崇拜祭祀儀式和傳統(tǒng)生產(chǎn)、生活習俗,有千百年的民間傳承歷史;同時,展示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也是民間自娛自樂的方式。

  瓊中上安鄉(xiāng)什況村兩位黎族男子在練習黎族傳統(tǒng)舞蹈“咚鈴伽'”。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熱烈悲壯的生活舞:咚鈴伽

  咚鈴伽舞是流傳在五指山腳下最古老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舞蹈之一。

  咚鈴伽是黎語譯音,指簸箕、錢鈴和尖刀三種生活用具,是表演咚鈴伽舞所使用的三件道具。該舞蹈是雙人對打錢鈴雙刀,傳統(tǒng)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一米見方的簸箕放置在一個直徑約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錢鈴棍,一人手揮雙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招數(shù)和套路踩著節(jié)奏對打,誰將對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贏家。該舞原是民族民間傳統(tǒng)的比武競技活動,后被人們用在簸箕上比武定親而得名。

  該舞產(chǎn)生于黎族“合畝制”的遠古年代,清末民初時較為盛行,流傳于海南島瓊中吊羅、上安、長征一帶,現(xiàn)已失傳將近半個世紀。2007年,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調(diào)查摸底中,悉聞此舞曾在長征鎮(zhèn)什盈村一帶流傳。但走訪什盈村及周邊幾個村年紀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說不知道。經(jīng)過深入的調(diào)查走訪,終于在該縣上安鄉(xiāng)的什況村尋找到王中信、王興珍兩位70多歲老人,他們說在15歲時學過咚鈴伽舞,并向調(diào)查人員做了表演,使瀕臨滅絕的咚鈴伽舞重現(xiàn)人間。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黎族姑娘同時喜歡上兩個青年,她左右為難。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在簸箕上用錢鈴和尖刀比武的方法,贏者將定為自己的意中人。從此,《咚鈴伽》舞便在民間流傳。

  當時村里和鄰村的姑娘出嫁,有錢的人家都要請他們?nèi)ヌ杷陀H。從姑娘離開家門就開始跳,一直跳到男方的家里。咚鈴伽舞蹈,是送親隊伍中最歡快的場面,錢鈴、雙刀、英雄的舞者,加上八音的伴奏,成為大戶人家送親最為氣派的場面。

(編輯:王秋芳)
?

網(wǎng)友回帖

       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