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漢們各種年齡都有,以壯年居多,有的是長期在街頭乞討,有的過著變賣垃圾為生的生活。
“今天運(yùn)氣不錯,還能有雞翅膀吃。”在墻角,記者注意到一位在附近乞討的流浪漢邊吃邊興奮地跟旁邊的流浪漢說。對于自己的這種生活狀態(tài),他告訴記者,雖然會遭人白眼,習(xí)慣了就不覺得什么,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流浪在外不愿進(jìn)救助站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數(shù)流浪漢都過著乞討為生的流浪生活,他們來到三亞后無依無靠,白天主要靠乞討點錢來維持生存,餓的時候就到飯店附近等著揀飯吃,到了晚上,就會拿出棉被,露宿街頭。如遇到雨天或寒流時,他們就會睡在小區(qū)內(nèi)或者ATM機(jī)營業(yè)廳內(nèi)。
“不,不去救助站,我們不需要任何救助。”在解放路中國銀行門口,一位流浪漢對于記者提出的為什么不到救助站的提問如此回答。采訪中記者看到,和他“住”在一起的還有兩名中年男子,他們?nèi)齻€人裹著棉被在中國銀行門口一字排開躺在地上。另兩名男子面對同樣的提問,也表示不愿意到救助站去。
記者走訪了多位露宿街頭的流浪漢,讓記者吃驚的是,他們寧愿過著這種露宿街頭的生活,也不愿意到救助站尋求幫助?!霸谕饷孀〉米杂桑M(jìn)救助站就太拘束了?!币晃涣骼藵h說。而有知情者透露,這些流浪漢在乞討或者拾破爛的時候也有部分收入。
四處游走成管理“軟肋” 街頭的流浪者大致有兩類,一部分是以乞討為主的乞討者,他們有的是因為老弱病殘,有的是以乞討為職業(yè)的。還有一部分是因盲目找工作將身上的錢花光,或受騙或因家庭原因選擇在外面流浪。
據(jù)了解,根據(jù)2003年國務(wù)院頒布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以“自愿求助、無償受助”為救助原則。然而,以管理辦法為準(zhǔn)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時常常會遇到尷尬。對上門求助的人員,救助站目前做到的只能是將老、弱、殘疾者送到家,對青壯年者視情況購買車船票,提供路上的食品等,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人面臨的困境。而有些人因靠乞討有一定的收入,他們根本不愿進(jìn)救助站求助,寧愿過著露宿街頭的生活。流浪漢不愿進(jìn)救助站,不易管也就成了城市管理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