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鄉(xiāng)村底層瞧不上“就近入學” 教育致貧認為有出息

??诰W http://6chong.cn 時間:2015-09-07 08:36

  教育致貧被認為是很幸福和有出息的事

  鄉(xiāng)村底層瞧不上“就近入學”

  □鄉(xiāng)村底層家庭從內心也希望讓子女能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卻無力支撐這種愿望

  □家長們相互攀比,導致孩子進縣城讀書的家庭重心就越來越下移到農村

  □在無力選擇或選擇性致貧的消費性因素作用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斷裂使農村社會底層心態(tài)不斷蔓延

  在村落消費主義不斷盛行的當下,教育也逐漸成了相互攀比的村落競賽,但此類競賽僅僅是農村社區(qū)里中上層群體的文化較量,與底層無關。

  選擇性教育消費導致底層社會的中上層群體出現“教育致貧”現象,而近些年來,隨著城鄉(xiāng)教育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等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底層的教育選擇被進一步撕裂。

  筆者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西部底層孩子們階層再生產發(fā)生的日常機制及策略干預研究》,在展開全國大樣本調研的基礎上,深入中國西部農業(yè)縣——四川芥縣,經過半年的田野工作,微觀揭秘底層社會中日益嚴峻的身份性分層:教育的競爭性消費。

  教育:在農村是一種競賽式的文化攀比

  以四川芥縣云鄉(xiāng)雍村為例,該村地處芥縣最為偏遠的山區(qū),該鄉(xiāng)是全縣唯一不通公交車的鄉(xiāng)鎮(zhèn),而雍村系該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73戶,總人口1001人,全村勞動力612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為180人,貧困戶21戶(66人)、五保戶7戶(7人)、低保戶18戶(48人),殘疾人32人,個體工商戶7戶,有農家樂10家,種植業(yè)大戶12戶,養(yǎng)殖業(yè)大戶6戶。該村平均海拔在600~900米之間,地形復雜,多為山坡,土地資源有8737.5畝,其中農業(yè)用地面積為1983.53畝。全村人均純收入僅為6856元。

  在這樣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村落社區(qū)之中,教育也仍然被作為一種競賽式的文化攀比。

  筆者統(tǒng)計發(fā)現,種植業(yè)大戶和養(yǎng)殖業(yè)大戶家庭中的孩子,75%在縣實驗小學或者實驗中學就讀。這兩所學校是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的優(yōu)質學校,屬于公辦民助類,在全縣獨立招生,中學每年收取6000~8000元,小學每年收取6000元。此外,10%在芥縣的上級市蜀市的學校入讀,10%在附近另外一個教學質量更好的鄉(xiāng)鎮(zhèn)單辦的小學和初中就讀,僅5%就讀于本鄉(xiāng)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而個體工商戶家庭的小孩就讀縣城兩所實驗學校的比例則降低為30%,另外50%入讀鄰鎮(zhèn)的單辦小學和初中,僅20%的比例入讀本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貧困戶等村落底層的家庭子女全部就讀于本鄉(xiāng)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筆者對該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調研發(fā)現,該校有8個教學班共174名學生,因各種困難獲縣教育局資助中心資助的學生達141人,占81%以上。分析他們獲得資助的原因,60%以上是因為離異,10%是因為孤兒,而家庭結構完整狀態(tài)下的純粹貧困卻并不多。

  可見,村落社會中因家庭不同結構差異而導致的教育選擇能力,存在一個明顯的等級序列。盡管村落中消費意識形態(tài)在不斷興起,且逐漸演變?yōu)閯×业慕逃时?,但這總體局限于農村的中上層群體,特別是上層群體的界限之內。

  而社會底層則與這種教育消費的自由選擇無關,他們只能就近入學,將子女送入教學質量和硬件條件都相對較差的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他們從內心也希望讓子女能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卻無力支撐這種愿望,每學期還要從縣教育局領取小學500元、初中625元的生活補助。

?


?

  有出息的村里人要舍得送孩子去好學校讀書

  盡管雍村以種植大戶和養(yǎng)殖大戶為代表的中上層群體具有一定的擇校能力,但其用于教育的消費性支出仍然占據了其收入結構中的70%以上,這種選擇導致的教育致貧現象,在雍村的外出務工人口中顯得格外突出。筆者對雍村外出務工村民的訪談中,顧強和張澤軍兩位外出務工村民的情況具有較普遍的代表性。

  44歲的顧強只有初中學歷,是雍村最早的一批外出務工者。1992年,他從雍村到縣城拜師學習汽車修理,到如今在縣工業(yè)大道租了兩間稍寬一點的門面房,從事汽車修理工作,顧強屬于雍村農業(yè)戶籍意義上的社會中上層,年總收入約4萬元。

  顧強有兩個兒子,妻子無業(yè)。18歲的大兒子顧偉,在縣實驗中學讀完初中,3年學費9000元。2010年顧偉考入該縣兩所普通高中之一——蜀鎮(zhèn)中學,這是一所以藝術和體育為高考特色的農村高級完全中學,地處鄉(xiāng)鎮(zhèn),90%以上是農村戶口學生。2013年,顧偉考上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所職業(yè)技術學院,對學校不滿意的他,選擇到位于縣城的重點高中——芥縣高中復讀,一年學費4000元,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習機電專業(yè)。

  4歲的小兒子顧葉,已經在一所私立幼兒園入讀2年,但顧強嫌該園教育質量不佳、沒有進行英語教學,打算在新學期轉到該縣另一所幼兒園。這所幼兒園每年要交1700元的學費,此外還要多交1000元的擇園費。

  顧強告訴筆者,他被認為是從雍村里走出來的幾個為數不多的有出息的人,選擇送孩子去那些在其他村民看來收費甚高的學校就讀,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學校教學質量確實高——城里人擠破了頭也想進入這些學校,自己雖然是農村人,但也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作為“有出息”的村里人,村里的熟人都看著,說你在城里掙了這么多年錢,怎么還舍不得像城里人一樣送孩子去讀好學校呢?

  顧強說,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家里這幾年過得特別辛苦,有時也是硬著頭皮去“繃面子”。但這樣的苦日子最多也就再堅持5年,大兒子如果本科畢業(yè)就能去從事機器研發(fā)工作了。

  36歲的張澤軍是雍村相對較晚的一批外出務工者之一。只有初中學歷的他,在烏魯木齊從事建筑工作2年了,妻子在家務農,家庭年純收入約為2.4萬元。

  張澤軍告訴筆者:“幾年前,村里的學校被撤,準備并到鄉(xiāng)里的學校,鄉(xiāng)里和學校來做工作:撤并了好!并到鄉(xiāng)里的學校,質量就跟城里一樣了,娃娃以后就能考上大學有出息,不像我們一樣種地了。當時我是很支持的。”

  2011年張澤軍到外邊打工,這才知道:農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這么大,簡直是天上地下。平時與工友聊天,大家都說只要有條件就把娃娃送到城里去讀書。

  老家的縣教育局規(guī)定只要能夠證明在本地有合法收入與固定住所(包括租房等),即可申請就近入學。在與妻子商量后,張澤軍讓妻子帶著孩子到縣城租房,同時妻子到縣城里一個本村親戚開的一家小飯館里做洗碗工。利用這種租房合同和用工合同,再加上一些社會關系,2012年,13歲的兒子張陽進入全縣排名第三的公辦學?!涉?zhèn)初中學習。

  張澤軍直言:“那些村民家里娃娃成績好的,都要把娃娃送到城里去讀書。我們家娃娃成績不好,更要送到城里去讀書。只有這樣,周圍人覺得你才算混的好,否則人家要笑話?!?/p>

  張澤軍也承認,縣城里各方面開支都很大,確實過得很辛苦,但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與出息相關的選擇性教育致貧是合理消費

  筆者調研發(fā)現,在雍村從事農家樂經營的村民家庭,事實上年純收入會達到3萬元左右,但他們并沒有被村民公認為是有出息的。

  筆者采取隨機原則對雍村132位村民關于“怎么才會被認為出息”的問卷調研中發(fā)現,能賺錢確實是有出息認同的必要條件,但并非是充分條件。比如雍村的張亮夫婦,兩人從事農家樂經營,并進行柑橘種植,年純收入在2.9萬元左右,但村民并不認為他們有出息。

  筆者在追問的過程中發(fā)現,很多村民提到張亮夫婦賺這么多錢,卻只讓孩子在鄉(xiāng)里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寄宿就讀,他們認為相對于張亮夫婦的收入來講,這是一件沒有出息的事情。但對那些家庭收入水平較低,而把孩子送到隔壁鄉(xiāng)鎮(zhèn)就讀的村民,反而被大家公認是有出息的人。那些收入并不高卻能夠把子女供養(yǎng)到大學畢業(yè)的村民,更是被作為有出息的人,而在雍村中口耳相傳。

  盡管在物質收入上處于短缺,但這種村落中以“有出息”為顯相的“面子”,卻是誰也不能不顧及的村落輿論。家長按照送子女入讀學校的等級層次,也被私下劃分為一個與出息與否相關的高低等級序列,盡管這種分化相對于村民自身所擁有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而言,長期處于被統(tǒng)計無視的隱匿層面,但它確實構成了村民們相互標簽化的一個日漸趨盛行的分類標準,以至于選擇性的教育致貧,被認為是一件與出息相關而無論怎樣都合理的消費。

  相比于城市里通過服飾、名車、住所等符號因素而標簽形塑的最小差異化身份區(qū)隔,在農村里通過對子女教育的不同消費選擇,更容易形成一個在認同度方面高低差異明顯的區(qū)隔性身份序列。

?


?

  底層教育選擇被進一步撕裂

  這樣的情況在筆者對該縣蜀鎮(zhèn)中學的調研中得到了證實。

  蜀鎮(zhèn)中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在全縣排名第二,僅次于縣實驗中學,卻仍然留不住學生,一部分學生去了縣實驗中學。但讓蜀鎮(zhèn)中學的校領導和老師們更為不安的困惑是:城關鎮(zhèn)另一所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不如蜀鎮(zhèn)中學,中考的升學率也不比蜀鎮(zhèn)中學高,為什么還有更大一部分生源去了那里呢?

  最后蜀鎮(zhèn)中學的校領導和老師們一致認為: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學校地處鄉(xiāng)鎮(zhèn),而城關鎮(zhèn)中學距離縣城僅有15里,所以很多家長才會選擇把子女送到城關鎮(zhèn)中學去就讀。另外,最近幾年,縣里宣傳比較多的“城鄉(xiāng)統(tǒng)籌教育綜合改革”和“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等概念,對我們這種地處鄉(xiāng)鎮(zhèn)的學校非常不利,它們夸大和渲染了城鄉(xiāng)的差距,武斷地確證了農村學校不如城里學校,很多家長也就此斷定鄉(xiāng)鎮(zhèn)里的學校不可能比縣城的學校好。盡管數據顯示,每年我們排名全縣第二,但還是有很多家長覺得我們在說假話。

  另一方面,鄉(xiāng)鎮(zhèn)的家長覺得義務教育階段都免費了,認為不給錢就入讀的學??隙ú缓茫詳D破了頭也要到縣里上實驗中學,即使去不了實驗中學,也要想辦法把子女送到縣城里的其他學校。這些學校雖然說是就近入學不收取費用,但面對這么多從其他鄉(xiāng)鎮(zhèn)涌入的學生,他們很難真正免費,但很多家長反而覺得只有收費的學校質量才好,于是進一步催生了家長找關系去縣城擇校。

  家長們現在相互攀比,覺得蜀鎮(zhèn)中學90%以上都是農村來的學生,就片面認為習慣不好,鎮(zhèn)上的很多家長就送子女去縣里讀了,農村里的家長看到鎮(zhèn)上的家長都送孩子到縣里讀書,就認為鎮(zhèn)上的家長肯定比他們更清楚學校的教學質量,于是紛紛也攀比著進縣城。如此一來,孩子進縣城讀書的家庭重心就越來越下移到農村,以至于蜀鎮(zhèn)中學現在近95%都是農村學生,而其中又差不多60%是貧困學生,生源水平也越來越差,而縣城的學校則有更多的機會擇優(yōu)。很多沒上縣城的學生才留到蜀鎮(zhèn)中學“就近入學”,蜀鎮(zhèn)中學老師很不容易才能獲得全縣第二的教學水平和升學質量,可越來越多的老師卻覺得沒有成就感,因為生源水平每況愈下。

  雖然教育的選擇性致貧現象日益嚴重,但真正的農村底層卻只能被動接受以“就近入學”的形式被決定了的教育資源。事實上,越是處于偏遠貧困的地區(qū),教育教學資源就愈加顯得貧瘠,類似于蜀鎮(zhèn)中學這樣的雖然地處鄉(xiāng)村但教學質量還不錯的學校確實如鳳毛麟角。

  從雍村的情況來看,相對于底層的無力選擇,教育所形成的選擇性貧困被認為是很幸福和有出息的事情。但無論是真正的農村底層,還是具有一定選擇性消費能力的農村中上層,在無力選擇或選擇性致貧的消費性因素作用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斷裂難以避免地致使農村社會底層心態(tài)不斷蔓延。

  (文中人名、縣及縣以下地名均為化名。感謝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和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在田野工作中所提供的幫助,感謝東北師大教授鄔志輝、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劉怡然與作者的多次討論)

  (李濤?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后)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濤]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