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chǎn)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弒母殺父的逆?zhèn)惐瘎?少年,你為什么焦慮? 組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時間:2011-08-26 08:50:25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新生、香港著名科幻作家李偉才的19歲女兒放棄大好前程跳樓自殺;臺灣一名中學生精心策劃并上演了弒母殺父的逆?zhèn)惐瘎 蓜t新聞前后爆出,引起輿論嘩然——

  圖為臺灣某福利兒童所收養(yǎng)被拋棄或遭受家庭暴力的小朋友,童年的陰影讓他們的成長之路并不順利。本報記者 徐 蕾攝

  “殺,生活好過;不殺不好過”

  8月19日,臺灣高雄市驚傳張姓高二學生弒母殺父的逆?zhèn)惐瘎?。警方在張姓學生臥室里找到“最后計劃——殺人資料”,事先收集島內社會重大案件的剪報,列出4種殺人方法,并在犯案手法上劃重點,有如一本“完全殺人手冊”,看得出用心收集、計劃多時。

  “他確實有做功課?!本奖硎?,該少年策劃弒母殺父如此用心,讓人心涼。

  據(jù)悉,張姓少年在網(wǎng)上搜集到的重大刑案資料,包括殘殺女保險員并分尸的陳金火等,他劃重點做筆記,包括作案后要棄尸在200米外的飯店地下室、如何逃亡及藏匿地點、如何不被別人發(fā)現(xiàn)等,滿滿寫了20多頁。張姓少年認真觀察父母的生活起居,列出弒殺父母最佳下手時機、買哪些兇器、事后如何毀尸、棄尸,連棄尸地點都寫得一清二楚。資料本上赫然寫著“殺——生活好過,不殺——生活不好過”。

  據(jù)臺灣警方調查,張父是水泥公司干部,張母是家庭主婦,家庭狀況不錯。張初中時功課很好,都是班上前3名,但是有老師說,張在初中時就怪怪的,偶爾會喃喃自語。

  事發(fā)后,受傷的張父告訴警方,夫妻倆對兒女教育非常重視,兒子上高中后成績不是很好,他曾因此責罵他,也打過他手心?!按舜慰吹絻鹤訉懙臍⑷擞媱?,知道兒子精神一定出狀況,一定帶他去看醫(yī)生?!?/p>

  “對不起,我要走了,再見”

  步入名牌大學的殿堂,人生正翻開新的一頁,她卻選擇了輕生。

  香港中文大學19歲新生李天蔚剛參加完大學迎新營活動,就留遺書和親人道別,在家中跳下18樓身亡。警員調查后檢獲一封遺書,內容大意是與家人道別,并表示“對不起,我要走了,再見”。

  李天蔚開了多個網(wǎng)志,記下生活點滴,其中在一篇《天之小句》提及“不安慰是最好的安慰,人生真是很險惡!”而在《發(fā)泄——原來這個是我》文中“我昨晚到現(xiàn)在心情超差,我極需一個地方讓我發(fā)泄啊……是我不能專心,我承認,所以我真的很討厭自己啊”。李天蔚的好友亦稱,近日曾聽到她訴苦,表示在迎新營時感到“好辛苦”及“很不開心”。

  事發(fā)后,香港中大校長沈祖堯發(fā)出了一封公開信,表示“震驚和難過”,并對其余學生發(fā)聲:“別忘記學校、身旁的師長和朋友,都隨時愿意與你們分憂共戚,協(xié)助你們解決問題。”

  據(jù)悉,香港中文大學已主動聯(lián)絡受影響的同學和學生組織,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支持與心理輔導。

  香港心理衛(wèi)生會執(zhí)行委員黎守信醫(yī)生表示,如發(fā)現(xiàn)子女較以往沉默、平時的習慣突然停止或改變,便要多留意,雖然不一定是自殺先兆,但已經(jīng)是一個警號。

  此前,香港一名富家女從十幾歲開始瘋狂儲存奢侈品牌LV產(chǎn)品,家中囤積超過1000個手袋、銀包及卡片套等。母親替她收拾物品,她即大發(fā)雷霆,甚至出手毆打母親。家人意識其情況嚴重,帶女兒求醫(yī),經(jīng)精神科醫(yī)生評估后,證實她患上自閉癥。由于醫(yī)治還算及時,讓該女生重整生活習慣,還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

  收埋壓力,引發(fā)心理疾病

  文中弒殺父母的臺灣少年和選擇自殺的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都患有精神?。呵罢咔榫w失控,患有“心理障礙”癥;后者自閉,患有“成長障礙”癥。心理疾病的折磨讓他們深深地傷害了自己,也留給家人無盡的傷痛。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期發(fā)布的相關報告顯示,近20%的青少年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焦慮癥、神經(jīng)性抑郁癥、社交恐怖癥、強迫癥、歇斯底里、神經(jīng)衰弱、失眠等,自卑、逆反、悲哀、不快樂……

  十幾年來,大陸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對青少年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有心理問題的小學生約13%,初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5%,隨年級升高呈遞增趨勢。“在大陸1.5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就有3000萬?!睆V州市教育評估和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鄧靜紅日前表示。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yī)學院精神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美玲表示:“青少年開始要離開家人投入社會,到外結識朋友,生活上遇到挫折,如失戀、有壓力時又不懂如何處理,寧愿把壓力收埋,久而久之很容易引發(fā)心理疾病?!?/p>

  其實,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產(chǎn)生原因不外乎家庭、學校、社會和自身。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人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青年時代由誰帶路,周圍世界中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這些都決定著他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呵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和家長一起愛護、引導青少年。

  當代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兩重性

  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觀點上則偏激性

  思想上具有進取性,認識上則片面性

  目標上具有時代性,需求上則享樂性

  思維上具有求異性,心理上則逆反性

  認識上具有自主性,處事上則自私性

  行為上具有獨立性,生活上則依賴性

  性格上具有開放性,意志上則脆弱性

  交往上具有廣泛性,感情上則沖動性

(編輯:童言)

網(wǎng)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