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chǎn)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用多少“高招”拉住考生——透析2012高招生態(tài)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姚曉丹  時間:2012-07-12 09:11:40

????招生過程到底有多亂?

????“一言難盡”,徐海鷹說,“打電話已經(jīng)是最文明的方式,不少高校還是有底線的。但是一些高校的做法只能用‘下作’形容?!?/p>

????“連哄帶騙,為了拉住學生,什么招都能出”。徐海鷹告訴記者,“有找高中老師做工作的,有從身邊人發(fā)動的,有詆毀別的學校的,有嚇??忌f‘不報我們學校就退檔,讓你什么也報不了’。這在一些實力比較薄弱的高校比較常見。”

????“這也可以理解,這些高校生存壓力比較大。我曾經(jīng)到江西一所高校去調(diào)研,這所學校號稱每年招2000名學生,那么推算起來四年在校生應(yīng)該有差不多8000人。但是當我中午吃飯時間走進他們食堂時,卻看到冷冷清清一片,學生都去哪了?他們說不出來。我了解到有的高校學生早早就出去打工了,只要交學費學校就給注冊。學校領(lǐng)導(dǎo)總要把學校支撐下去吧,所以每年拼命爭搶生源。”徐海鷹說。

????除了普通生源的爭搶,更熱鬧的是高分生源的競爭。盡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許炒作狀元,但每年各省市的高考頭名總會一分鐘不耽誤地被“挖”出來,而他們的抉擇更成為輿論衡量學校實力的一個標志。

????在爭奪生源的問題上,如果說一些高校的方式是“連哄帶騙”,那么用一個詞形容港校和內(nèi)地高校之間的高分爭奪戰(zhàn),不少人脫口而出的是“不擇手段”。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地聽到“不擇手段”這四個字,除此之外,還有“摘桃”。

????為什么內(nèi)地高校和港校在生源競爭中屢顯劣勢?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于涵分析道:“當然港校有諸如辦學國際化、高額獎學金等優(yōu)勢,但內(nèi)地高校的‘劣勢’實際上是被‘不平等’的招生政策給強化了。這‘不平等’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對內(nèi)地高校的政策約束和給予港校的政策優(yōu)惠。和港校相比,內(nèi)地高校背負了更多社會責任。港校不需要考慮教育機會公平的問題,不需要考慮中西部落后地區(qū)的生源問題,也不需要在意高考分數(shù)對基礎(chǔ)教育的導(dǎo)向,他們只要放手‘摘桃’就好了。港校沒有具備實質(zhì)約束力的‘招生計劃’,好學生可以放開了招,當然,如果生源不好,也可以一個都不招。而內(nèi)地大學除了要嚴格按照招生計劃來錄取外,在高考面前只能認‘分’,分夠了必須招,分不夠就是考生再優(yōu)秀也不能招。另一方面,港校還擁有招生政策上的‘最惠待遇’:港校可以享受真正意義上的‘提前批次’錄取,考生檔案是可以在內(nèi)地高校錄取前提走的;可以對看上了的學生‘誘之以利’,許以高額獎學金,這在內(nèi)地高校是被明令禁止的;還可以在盤點招生成果時放開了宣布招到了多少狀元,而這是內(nèi)地高校這些年來主動或被動地放棄了的?!?/p>

????北京籍考生李菁今年考了663分,她說盡管這個分數(shù)能讓自己上內(nèi)地最好的高校,她依然會選擇港大?!案鄞笤趪H上的排行比內(nèi)地高校高,港大描繪的圖景是我們沒經(jīng)歷過的,獎學金會高很多,對我們來說,吸引力確實大?!彼f。

????2 “我們目前招的是‘分’”

????對于人才的渴求本無可厚非,但一味爭搶生源意味著什么?爭奪高分生源與招生工作的目標不能直接畫等號,但是,招生過程亂象頻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于涵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因由:“目前的大學招生是‘以考代招’,除了考試之外沒有別的評價方式。雖然高中學業(yè)成績、綜合素質(zhì)評價可以當參考,但是影響有限?,F(xiàn)在的情況是,學生、高校甚至中學都被捆綁起來,由高考分數(shù)一元評價。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高校無法全面科學地評價和選擇學生,高校和學生也都無法不接受分數(shù)的‘評價’,所以不是大家非要抱著高分情結(jié),而是因為我們目前招的是‘分’,不是‘人’?!?/p>

????于涵認為,評價方式單一只是招生過程紛亂的一個內(nèi)在因素,還有外在因素推波助瀾?!霸谀壳霸u價方式單一的基礎(chǔ)上,絕大部分的省份又選擇出分報志愿,還有平行志愿,無異于雪上加霜。我認為,從長遠看,這不是一個成功的制度設(shè)計。這是用一個看似以人為本的手段,造成了一個更‘唯分數(shù)論’的結(jié)果。把分數(shù)用到極致,把過程和結(jié)果割裂開,考生為了把每一分都用上,會在選校選專業(yè)時放棄很多真正要考慮的因素,諸如本人興趣、特點、發(fā)展目標、與大學及專業(yè)的契合度等,這無異于舍本逐末;同時,大學做招生咨詢也成了‘花架子’,因為講了也沒用,反正都是分數(shù)說了算,還不如花多點工夫在招高分學生上?!?/p>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王化深對此也深有感觸:“有了平行志愿以后,就沒有什么爭搶了,也爭不了。因為平行志愿是電腦直接按分數(shù)排序的,招生老師能做的極其有限,高校沒有什么自主權(quán)。學生早按分數(shù)排好了,學生的扁平化很嚴重。我們學校在江蘇省錄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之間只差了6分?!?/p>

????于涵打了個比方,在這種情形下,高考招生更像個市場,“填報志愿是游戲規(guī)則,商品是學生,價格是高考分數(shù),買方是大學,賣方有一堆(學生自己、家長、老師、中學等),還有人做中介。目前我們不像在選拔學生,倒像是在做買賣。大家的心態(tài)都發(fā)生變化了?!庇诤瓕Υ耸掷Щ蟆?/p>

(編輯:韓靜)

網(wǎng)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