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诰W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海南“非遺”麒麟舞,盼能舞下去
來源: 新華網海南視窗 作者:陳小萍 時間:2012-10-11 11:35:51 星期四

????

????麒麟舞培訓現場

?

????小學生在學習麒麟舞

????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qū)永興鎮(zhèn)昌儒村村民的眼里,麒麟舞是他們的“文化品牌”,它不僅舞姿優(yōu)美、音韻和諧、樂曲動聽,且雅俗共賞。每次表演,常常是這家舞罷,那家繼續(xù),這邊麒麟獻瑞,那頭麒麟送子。麒麟舞傳承人告訴記者,幾百年來麒麟舞一直深受永興地區(qū)民眾的喜愛,然而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卻面臨著逐漸消失的境地。

????培訓

????以老帶新,培訓新麒麟舞者

????10月9日上午,近50名麒麟舞愛好者聚集在??谑行阌^(qū)永興鎮(zhèn)昌儒村,參加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市群眾藝術館主辦的麒麟舞培訓班。此次開班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目的是要培訓出新一代“麒麟舞者”。

????據了解,麒麟舞流行于中原地區(qū),明朝中葉隨遷瓊始祖?zhèn)魅耄珝u各地都有過麒麟舞隊,解放后逐漸失傳。如今,只有??谘蛏降貐^(qū)永興鎮(zhèn)的昌儒、吳洽、儒東等村有人會跳麒麟舞。

????據介紹,麒麟舞一般由樂師8人、舞隊7人組合而成,樂師是八音彈奏組合,舞隊則由元帥、家院、土地爺和4個天兵組成,人員雖不多,但表演生動活潑,舞姿矯健,場面壯觀,聲樂嘹亮。

????另外,該舞于2009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困難

????演出市場變小,只剩一支表演隊

????作為海南的人文圣地,羊山地區(qū)的古村山寨讓麒麟舞在流傳、演變中滲入了本土文化,成了當地春節(jié)、元宵、公期、婆期等盛大慶典、宗祠祭祀的一項文化內容,成為村民祈盼財丁興旺、人壽年豐、子孫賢能、吉祥如意的祭祀慶典和娛樂活動。據傳承人、擅長演元帥的吳鐘福介紹,在永興鎮(zhèn)麒麟舞鼎盛時期,全鎮(zhèn)大約有五六支麒麟舞隊,但至今留下來且能夠登臺演出的僅剩一支隊伍。

????吳鐘福告訴記者,麒麟隊的收入主要來自于演出的“紅包”,一次演出大概收入是3000-5000元不等。目前,由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麒麟舞演出的市場越來越小,只有過春節(jié)和一些開工慶典的時候才受邀演出。也正由于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收入低,學習和表演麒麟舞的人越來越少。另外,隨著老藝人年事漸高,舞蹈表演已力不從心,而年輕人又大多迫于生計而外出務工,后繼乏人。

????發(fā)展

????盼獲政府扶持

????記者看到,培訓班中有不少小學生,他們年紀最小的只有8歲。麒麟舞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吳清河告訴記者,麒麟舞是鄉(xiāng)土文化的藝術瑰寶,要想熟練掌握麒麟舞,至少要半年時間。但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學起來就輕松易懂。所以在培訓班開辦前一個多月,他就已對村里的小朋友進行培訓?!爸挥袕耐尥拮テ?,才能讓麒麟舞傳承下去?!?/p>

????吳清福表示,他的愿望是希望永興麒麟舞能走出一條演出市場化的路子。但對于傳統舞蹈來說,要走出市場化的道路并不容易?!斑@需要政府在經濟給予一定支持,讓整個團隊能正常運轉,保障隊員有基本的經濟來源。”吳清福說,有了經濟上的扶持,麒麟舞隊員們才可以探索市場化的路子,而不是經常感覺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了生存艱難度日。(作者陳小萍)

?

?

?

?

(編輯:韓靜)
?

網友回帖

       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