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巖市高級中學有學生家長,通過網(wǎng)上發(fā)帖、寫信等方式,向有關部門反映,龍巖市高級中學組織部分初三學生,利用周六時間補課,將“尖子生”、“希望生”納入到“培優(yōu)班”進行重點培養(yǎng),這種做法“拔高了一批學生,打倒了一片學生”。(11月29日《海峽導報》)
初三有三百多名學生,卻只讓前100多名的學生在周六到校補課,自然讓人懷疑學校是在組建“培優(yōu)班”,可學校只承認是辦“興趣班”,且特別強調不收取一分錢,老師是義務輔導,而且是學生自愿參加。學校的這番解釋顯然存在著矛盾。如果是學生自愿參加,怎么會只有前100名的學生是“自愿”的,其他名次的學生就無法“自愿”?其實,學校的解釋充滿了矛盾——學校條件有限,只能夠滿足部分“學有所長”的學生。所謂的“學有所長”難道就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
毫無疑問,學校這么輔導優(yōu)等生,無非是想提高他們的成績,從而為學校爭光,畢竟是初三的學生,中考是關鍵。中考考好了,學校的領導就有了政績資本,也能夠為學校的招生出力。顯然,這么做,是極不公平的。即便是義務,也不該將想學習的學生排除在外。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學校竟然表現(xiàn)出很無辜的樣子,說什么如果家長覺得學校的做法有悖公平,相關部門隨時可以叫停此做法,但這樣對有些學生來說是個遺憾。學校的做法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學校之所以敢這么做,無非是因為吃準了教育行政部門不會對學校作出處罰。如果教育行政部門能夠查清事實,不被學校的“興趣班”所迷惑,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的懲罰,學校還敢這么囂張嗎?
“培優(yōu)班”綁架了誰?綁架了“興趣班”,綁架了“自愿”,更綁架了民意。學校做得如此不公平,不僅傷了教育公平,更傷了學生的心。以后該如何稱呼自己的“母?!蹦??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