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圣用方言和熟人寒暄。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能說七八種方言的王玉剛。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方言的文化和學術(shù)價值已經(jīng)引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重視,各地有識之士也在行動,研究、保護和傳承本土方言。
海南是個公認的“方言寶庫”,島上通行的除了普通話,還有黎語、海南閩語(海南話)、儋州話、臨高語、客家話、村語、勉語(苗話)、回輝話、軍話、附馬話、那斗話、廣州話、邁話和壯語等14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方言。
貌似任何地方的西部都有著其傳奇色彩,海南也不例外,僅從語言現(xiàn)象來看,海南島14種方言西部就占了12種。僅儋州市境內(nèi)就存在8種方言,其中那大鎮(zhèn)更集齊了全市的方言,置身那大市井,便可感受到什么是南腔北調(diào),仿佛這里的人們生活在“巴別塔”之下。
從本期起,海南周刊將陸續(xù)推出“探源海南方言”系列報道,敬請關(guān)注。
在儋州那大,73歲的唐詩圣頗有些名氣。名為“詩圣”,自然和詩有些淵源,但他最絕的是嘴上的功夫——他能講儋州地區(qū)通行的8種方言。
這位精神充沛的老人,說話音量有點大,卻非常儒雅。從他的嘴中,能夠冒出軍話這樣的北調(diào),也能說出儋州話這樣的南腔,此外還精通客家話、白話、廣州話、臨高話、海南話、普通話,黎語和苗語也能“說說”。
一人能講8種話
“么漏擺?”(臨高話,你去哪?)
“落該啊。”(軍話,逛街啊。)
“食早了么?”(客家話,吃早飯了嗎?)
唐詩圣習慣早上6點鐘起床,然后到街上散散步,遇到熟人就會寒暄幾句,碰到說軍話的,就用軍話來打招呼;碰到說儋州話的,就用儋州話來打招呼;碰到說客家話的,就用客家話來打招呼……
唐詩圣,1939年出生于儋州三都唐屋村一書香門第,“四人名列儋耳志,五代書香雅人家”,其父親唐虞政曾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董必武成為筆友互和詩詞,董必武稱他為“儋州雅人”。
7歲前,唐詩圣都生活在三都,這里屬于海邊,家人及周邊居民都講儋州話,也稱海邊話,那時,他只會講儋州話。1946年,唐詩圣被父親送到當時為儋縣首府的新州念小學,在學校里他接觸到了儋州話的另外一種讀音,也就是字音,專用于吟詩作對。
1948年,唐虞政被那大第二中學評為教師。1952年,小學畢業(yè)的唐詩圣隨父親到那大二中讀書這一經(jīng)歷,讓他的舌頭與眾不同。當時,那大雖不是縣政府所在地,但是因為其地處儋州交通要道,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都到那大二中讀書,讓這所學校成為“語言博覽館”。
“有來自南豐講客家話的同學,有來自和慶講臨高話的,有來自那大墟講軍話的,有來自東城講白話的,還有來自蘭洋的黎族、苗族同學,而老師很多來自廣東講廣州話?!碧圃娛フf。
在那大讀書,讓唐詩圣驚奇的還有,不僅是學校里南腔北調(diào),那大鎮(zhèn)也是南腔北調(diào),每種方言,在這里都能找到相應的村落。
“那時,普通話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流行,同學往往會用方言交流。特別是,小孩子調(diào)皮,經(jīng)常會用方言來罵人,你得去學,否則自己被罵了也不知道。”唐詩圣笑著說,慢慢地聽多了,說多了,也就會講了。
1959年,唐詩圣考上了位于廣州的華南石油學院,習得了廣州話。1960年,唐詩圣大學畢業(yè)到海南農(nóng)校教書,在??趯W會了海南話。
相關(guān)鏈接:
海南方言改編英國喜劇 ??谏涎?/a> 齊魯文化研究會
海南方言節(jié)目《故事會》——外話謝忠
海南方言將著書立說 保護傳承地方文化
海南方言島:移民文化活化石寶庫
海南方言文化:??谠捓锏谋闭Z盲腸
古韻猶存雜糅百家,海南方言:越說越有味
海南方言和民族語言文化傳承將有法可依
海南方言:文昌話
面臨現(xiàn)代浪潮的沖擊 海南方言會不會消失?
那大,
多語言者煉丹爐
1985年,海南籍語言學家梁猷剛曾記錄下一段趣聞:有一天,我們在汽車站聽到下述的對話。一個青年匆匆走來:“買到新州的車票。(儋州話)”,售票員回答:“沒有了。(儋州話)”;一個中年人問:“買一張去??诘能嚻倍嗌馘X?(軍話)”,售票員回答:“三元五角五分。(軍話)”;又有一個婦女來問:“去臨高多少錢?(臨高話)”,售票員回答聽不清楚。
將近30年過去了,這樣的景象在那大鎮(zhèn)還時常上演。記者采訪儋州那大居民王玉剛時,他不時接到生意伙伴的電話。第一個電話,他用軍話交流,第二個電話用儋州話,第三個電話用粵語,第四個電話用客家話。
今年50多歲的王玉剛,屬于那大城區(qū)人,所操“母語”為軍話。上學后,慢慢與周邊同伴交流多了,逐漸學會了儋州話、客家話、白話、臨高話、海南話、黎語等,能說8種方言。
那大鎮(zhèn),在這個20多萬人口的鎮(zhèn)上,一共匯集了儋州話、客家話、軍話、臨高話、白話、海南話、普通話以及黎話、苗語等,被語言學家稱為“語言博覽館”,“多語言者煉丹爐”。
據(jù)鐘平編著的《儋縣概況》,那大鎮(zhèn)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萬歷年間設(shè)那大營。原有兩個村莊:一個叫那恁村(講臨高話),一個叫大同村(一說南大村,講客家話),后來兩村各取一個字合為那大。明朝設(shè)那大營帶來了軍話,造成了“該里語言以客話為多,臨高話次之,惟那大鎮(zhèn)全說軍話?!保駠顿倏h志》)
在那大鎮(zhèn)中心區(qū)居民主要講軍話,在其邊緣曾出現(xiàn)過三條“語言街”——“梅縣街”講的是客家話,“臨高街”講的是臨高話,“儋州街”講的是儋州話。
多種語言環(huán)境,也就造就了能說多種語言的語言達人。王玉剛說,自己并未特別地去學習多種方言,而是小時候跟操不同方言的同伴玩得多了,就會說了。
“處于南腔北調(diào)的環(huán)境中,也就容易習得南腔北調(diào)?!碧圃娛フf,除了臨高話,儋州漢民族的語言種類雖然繁雜,分布錯落,但是因為它們都是從古漢語中分化發(fā)展起來的,在語音上都有整齊的對應規(guī)律,基本詞匯和語法構(gòu)造也大體相同,甚至多有互為通假,所以很容易學會其他方言。
一家人講三種話
操不同方言或語言的人混居,因為通婚,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家人講幾種方言。唐詩圣后來娶了客家女子為妻,兒子又娶那大本地人為妻?!耙郧?,家里語言很單純,只有儋州話;而現(xiàn)在,家里的語言復雜了,有三種之多?!碧圃娛フf。
唐詩圣的母語為儋州話,其妻子母語為客家話,兒媳母語為軍話?!耙患胰私涣?,經(jīng)常會在幾種方言之間跳躍。”同是吃飯,客家話是“食飯”,儋州話是“嚼飯”,軍話是“起飯”。
位于那大鎮(zhèn)東門街一家旅館老板陳麗梅,40歲左右,客家人,年輕時嫁給了那大鎮(zhèn)說儋州話的男子,而丈夫的父親是臨高人,講臨高話?!霸谖壹?,我是說客家話的,丈夫是說儋州話的,公公說的是臨高話?!标慃惷氛f,那大鎮(zhèn)語言豐富,因著通婚,家里就像一個“小聯(lián)合國”。
為方便交流,像陳麗梅這樣的人家,家里人一般都會去學幾種方言。現(xiàn)在,她經(jīng)常會根據(jù)顧客的母語,而說客家話、儋州話、臨高話、軍話。
儋州居民謝有造家里也是同樣的情況,“我說儋州話,媽媽說軍話,兒媳說白話,女兒嫁給客家人,說的是客家話,孫女習慣跟我們講普通話?!苯?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阿婆用軍話教育孫子,而孫子則用儋州話回應。
方言達人老矣
1979年唐詩圣回到那大二中教書,儋州市新聞中心主任羅智才成為他的學生。羅智才還記得,當年在那大二中就讀時,唐詩圣問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哪里人?”“我回答說,是東城鎮(zhèn)抱舍村的,然后唐老師就用白話跟我講?!绷_智才說,同樣的,其他同學講什么話唐詩圣就講什么,所以學生都愿意跟他親近。
不過,這樣的場景幾乎不會再見。雖然,儋州能操多種方言的人并不少,但大多年過半百,年輕一代很少有人懂數(shù)種方言,在學校,也都使用普通話。
“我的兒子們只會說儋州話,懂點客家話、軍話?!碧圃娛フf,到了孫子孫女這輩,就只會儋州話和普通話了。
同樣,王玉剛的兒子也只會講母語軍話,他的孫子則只會講普通話。
儋州人受方言影響,普通話的口音很重。為了能讓下一輩能夠講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許多年輕父母就從小教小孩普通話,而不是方言。特別是隨著外地媳婦越來越多,普通話已然成為一種強勢語言,開始“蠶食”方言的功能。
海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劉劍三認為,一種方言承載了一種文化,儋州市許多文化特色都承載在方言之中,保護方言就是保護本土文化的延續(xù),也是保護文化多樣性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他認為,要留住方言,就要利用和創(chuàng)造方言的語言大環(huán)境,建立和提高儋州人保護自身文化的意識。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shè)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