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今這種狀況正在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了臨高語族群的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臨高語族群不僅是第二個登上海南島的族群,而且在從漢至宋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在海南島上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更為后來海南島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人文郁起局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周刊 | 臨高語族群文化: 從農耕手作到人文蔚起

??诰W(wǎng) http://6chong.cn 時間:2017-07-03 12:19

臨高先民已經(jīng)掌握較高的航海和捕撈技術,自古迄今耕海牧漁。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學者認為,南渡江的名字是“臨高人”起的。在臨高話里“南”是“水”的意思。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文本刊特約撰稿陳 江

  由于種種原因,擁有輝煌歷史文化的臨高語族群,卻很少被人提及和得到應有的重視。

  不過,如今這種狀況正在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了臨高語族群的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臨高語族群不僅是第二個登上海南島的族群,而且在從漢至宋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在海南島上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更為后來海南島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人文郁起局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臨高語族群(“臨高人”)是怎樣的一個人群?他們從哪里來?學界意見很不統(tǒng)一,至今沒有定論。一般認為,臨高語族群古時候是古代駱越族的一個分支,大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從今天的廣西東南部與廣東西南部跨海來到海南島上的。這是繼黎族第一個登島之后的第二批較大規(guī)模登島的族群。

  說臨高語族群是駱越族的一個分支并不等于說現(xiàn)在的臨高語族群(“臨高人”)就是少數(shù)民族。因為臨高語族群早已漢化。閩南人古代也是少數(shù)民族,后來也漢化了。

  農耕文明與“編戶齊民”

  臨高語族群人登上海南島之后,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根據(jù)一些學者的研究,臨高語族群的先民上島后最先生活在南渡江流域,亦即現(xiàn)在的??谑袇^(qū)及瓊山區(qū)范圍,然后逐步擴大到海南島四周沿海。

  盡管臨高語族群居住區(qū)域的擴大與縮小在各個歷史時期均有變化,但南渡江流域即原瓊山縣區(qū)域在古代一直是臨高語族群的“大本營”,而現(xiàn)在的臨高縣則是臨高語族群的最后一個據(jù)點。自宋代以降,閩南人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文化和生產力,臨高語族群便慢慢被同化了。

  這樣講有什么根據(jù)嗎?除了對古籍考證等研究外,海南地名的研究也是個方面。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據(jù)海南師范大學劉劍三教授等的研究,海南島沿海的許多地方均保留有臨高語族群起的地名,尤以島的北部最多。??谑薪己铜偵絽^(qū)農村現(xiàn)在講的村話都是“臨高話”,當然有很多已經(jīng)摻雜了閩南話,或者說是變了味的“臨高話”。

  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的名字也是“臨高人”起的。在臨高話里“南”是水的意思。近四百年前顧祖禹寫的《讀史方輿紀要》,就知道南渡江是當?shù)厝似鸬拿?,“南”是水的意思。他說南渡江是“土人呼水為湳,故名?!倍凇芭R高話”里“渡”是河的意思,“南渡”兩字連起來就是“河水”之意,“江”字應是后來加上去的。

  由于南渡江流域適宜耕作,因而孕育出發(fā)達的農耕文明。我國重要典籍《漢書》卷28下“地理志八”記載有關海南島的內容說:“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男子耕農,種禾稻苧麻,女子桑蠶織績。亡馬與虎。民有五畜,山多麈麖。兵則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為鏃。”這段記載,過去認為指的是黎族先民,而經(jīng)歷史學者的深入研究,認為這是不對的。

  我國著名區(qū)域經(jīng)濟史研究學者葉顯恩說,過去由于誤認為島上除黎族外,沒有別的族群。關于“男子耕農,種禾稻苧麻”、“女子桑蠶織績”、“民有五畜”等民眾生計方式的記述,應是指從事農耕稻作經(jīng)濟文化的“善人”,亦即臨高語族群的先民。

  他說,臨高語族群農業(yè)文明發(fā)展到唐代,更是發(fā)達。據(jù)《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因遇臺風漂流到海南島的所見所聞,說明臨高語族群到唐代中葉時,已經(jīng)種兩季稻,加上十月再種粟米,實現(xiàn)一年三熟了?!梆B(yǎng)蠶八度”,蠶絲業(yè)發(fā)展也達相當?shù)母叨取N覈L江流域廣大地區(qū),自秦漢,歷魏晉南北朝,至隋代,《史記》《漢書》《晉書》《隋書》等正史都用相同的文字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本褪钦f經(jīng)歷約千年,依然沿用“火耕而水耨”(用火燒荒,在其間點播種子,雜草叢生時引水淹芟除之)。而僻居海隅的臨高語族群卻已經(jīng)達到“養(yǎng)蠶八度,收稻再度”的農耕水平。

  葉顯恩說,對臨高語族群的農耕文明現(xiàn)在研究得還不夠。他說,正因為臨高語族群很早就開始了農耕文明,由此可以推斷,在秦漢及爾后相當長的時期里,當已有社會組織和家族組織,這對于海南島歸化漢王朝,接受先進的郡縣制,納入編戶齊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說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發(fā)達的手工技藝

  葉顯恩認為,歷史上,臨高語族群還用棉花線織造的漢代廣幅布、唐代斑布,都是上交朝廷的貢品。它與宋代被贊為“尤工巧”的“古所謂白疊布”,以及贈給來客蘇東坡的“吉貝布”等,是一脈相承的。其技藝之高超,同臨高語族群的先人駱越先進的織染技術有關,也同歷史上棉花最早傳入海南島,臨高語族群得益在先有關。

  他說,棉花,出現(xiàn)于四五千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從此傳播世界各地,傳入中國有三途:一、從印度入海南島,再傳福建、廣東、四川,時在秦漢;二、經(jīng)緬甸入云南,也在秦漢,似比入海南一途稍遲;三、經(jīng)西亞入新疆、河西走廊,時在南北朝。傳入長江流域以及黃河中下游已是宋元時期了。秦漢傳入海南時,得益的正是臨高語族群。

  據(jù)房千里《投荒雜錄》記載,到了唐代臨高語族群的日用手工技藝如造船、紡織、木竹、五金已比較高超和發(fā)達。

  該書說,瓊州郡守韋公幹貪黷成性,掠奪良家子為臧獲,蓄藏有四百個奴隸。開設手工作坊,大半奴隸被驅使從事手工業(yè)勞動?!坝锌椈V文紗者、有伸角為器者、有镕鍛金銀者、有攻珍木為什具者”,還設有監(jiān)工負責“日考月課”,唯恐奴隸制作的產品不按規(guī)程。作坊設在其莊園中,輸入物料,運出產品,熙熙攘攘,“其家如市”。韋公幹還派人到沿海各地砍伐堅韌的珍奇良木,用以造船,以及制造精良的木具,曾制造兩艘大舟從事海上貿易。

  文化碰撞融合

  宋明人文郁起

  臨高語族群自秦漢以來在不斷地融化登島零星的漢人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文化,爾后馮冼家族為實施對海南的管轄,帶來了一批家人、隨員,以及戍守軍士。這是一批與中原文化有了接觸的群體。登島后可能為不斷漢化的臨高語族群所融合。因而使臨高語族群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唐代被貶謫到海南島的唐朝官員為數(shù)相當可觀,據(jù)海南大學唐玲玲教授統(tǒng)計,有王敬暉、楊炎、李德裕、韋執(zhí)誼等60多人。加之宋代的謫官逐客,就更多了。他們傳授儒經(jīng),廣施教化,言行身教,得益最大的是臨高語族群,因為這些被貶的官員都生活在臨高語族群中間。

  臨高語族群的主要家園,即南渡江流域以及西部的瓊(山)、澄、臨、儋一帶,官辦的府、縣學、社學和書院,以及私立學校紛起,人才肇起。這一地域依然是海南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宋代,海南島中進士者13名,中舉人者也13名。瓊山因處于本島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自宋元而明清,科舉人才幾占一半以上。到了明代,更是人文郁起,舉進士63名,中舉人594名,尤其是出現(xiàn)了“丘(濬)海(瑞)文化現(xiàn)象”。

  葉顯恩認為,回顧歷史可以看出,臨高語族群在海南古代歷史中,占據(jù)文化主流的地位。臨高語族群在歷史上的貢獻是巨大的,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我們發(fā)掘和弘揚的——

  一是由于“善人”歸附漢皇朝,并納入編戶齊民,使?jié)h皇朝在海南有了統(tǒng)治基礎,正式把海南劃入國家版圖,并且一直延續(xù)至今。

  二是臨高語族群對我國紡織技術的貢獻,從漢代的廣幅布,唐代的花縑文紗,乃至宋元的棉布紡織,一直居領先地位。

  三是臨高語族群最早在嵌鑲于風情萬種的南海碧波之上的南海諸島,不畏風波,勤奮勇敢地在那里從事采集捕撈,攫取海中的資源,而且世代相承。他們的歷史業(yè)績,對宣示、維護南海權益,做出了的重要貢獻。

  四是崇文重教,開放包容。自唐代始,對貶謫南來的中原文士,臨高語族群總是懷著景仰感激之情,接受中原文士散播的文明因子,而沒有拒之門外。

  五是臨高語族群的海洋文化,是一筆極其豐厚的精神遺產,亟待認真總結,大力弘揚。

  從關于南海交通的最早文獻記載《漢書·地理志》看,西漢朝廷曾派遣譯使率領船隊從徐聞、合浦港口出海,向南行駛就到海南的西北部沿海。再往西南行,到達中南半島,直通東南亞各地,或通過接駁到達印度東南海岸、斯里蘭卡等地。說明早在漢代,臨高語族群有可能已參預開拓海上絲路的活動。

?

相關鏈接:

臨高發(fā)放教育補助近1300萬元 萬余名寒門學子獲資助
臨高語親屬稱謂一大特點:重年齡不重血緣
臨高文化研究會會長葉顯恩:臨高語族群影響海南文化千余年
“臨高人”成第二個登島族群 臨高語族群居住范圍很廣
臨高語族群為第二個登島族群 居住范圍廣

?

相關鏈接:
臨高語族群為第二個登島族群 居住范圍廣
“臨高人”成第二個登島族群 臨高語族群居住范圍很廣
臨高文化研究會會長葉顯恩:臨高語族群影響海南文化千余年
臨高語親屬稱謂一大特點:重年齡不重血緣
臨高發(fā)放教育補助近1300萬元 萬余名寒門學子獲資助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陳]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wǎng)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