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弒母殺父的逆?zhèn)惐瘎?少年,你為什么焦慮? 組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時間:2011-08-26 08:50:25

  收埋壓力,引發(fā)心理疾病

  文中弒殺父母的臺灣少年和選擇自殺的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都患有精神病:前者情緒失控,患有“心理障礙”癥;后者自閉,患有“成長障礙”癥。心理疾病的折磨讓他們深深地傷害了自己,也留給家人無盡的傷痛。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期發(fā)布的相關報告顯示,近20%的青少年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焦慮癥、神經(jīng)性抑郁癥、社交恐怖癥、強迫癥、歇斯底里、神經(jīng)衰弱、失眠等,自卑、逆反、悲哀、不快樂……

  十幾年來,大陸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對青少年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有心理問題的小學生約13%,初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5%,隨年級升高呈遞增趨勢?!霸诖箨?.5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就有3000萬?!睆V州市教育評估和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鄧靜紅日前表示。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yī)學院精神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美玲表示:“青少年開始要離開家人投入社會,到外結(jié)識朋友,生活上遇到挫折,如失戀、有壓力時又不懂如何處理,寧愿把壓力收埋,久而久之很容易引發(fā)心理疾病。”

  其實,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產(chǎn)生原因不外乎家庭、學校、社會和自身。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人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青年時代由誰帶路,周圍世界中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這些都決定著他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呵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和家長一起愛護、引導青少年。

  當代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兩重性

  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觀點上則偏激性

  思想上具有進取性,認識上則片面性

  目標上具有時代性,需求上則享樂性

  思維上具有求異性,心理上則逆反性

  認識上具有自主性,處事上則自私性

  行為上具有獨立性,生活上則依賴性

  性格上具有開放性,意志上則脆弱性

  交往上具有廣泛性,感情上則沖動性

(編輯:童言)

網(wǎng)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