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放學后,“大鼻子”校車行駛在貴陽街頭,十分醒目。 “校車”:“學生用車”還是“學校用車”?
記者又走訪了幾所金陽新區(qū)的中小學校,隨機采訪了不少學生及教師。貴陽實驗一小六年級學生彭棹然告訴記者,今年學校多次舉行活動,大家都乘坐“大鼻子”校車往返,包括春秋游、金陽新區(qū)藝術教育中心舉辦的“班班有歌聲”“經典誦讀”等各種活動。
記者詢問孩子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住在學校附近的小區(qū),平均步行時間10分鐘左右,最遠的步行不到半小時。
貴陽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羅勤、貴陽第三中學教導主任姚志鵬等又告訴記者,學校老師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考、擇優(yōu)錄取,一半以上都住在貴陽市其他城區(qū),路途較遠,且交通不便。
貴陽北師大附小老師劉瑾家住貴陽市小河區(qū),抵達學校要跨越四個城區(qū),倒2、3次車,路程至少1個半小時,為了趕在早上8點上課前抵達學校,她幾乎每天早上5時半起床,有時擔心遲到、影響教學,只能打車,一趟車費超過50元。而這樣的老師不在少數(shù)。
“我們年輕教師工資不到2000元,學校周圍的小區(qū)都是新建的,租金動輒近千元,買房更是遙不可及,只能每天奔波?!眲㈣f,如今,校車分為五條線路接送老師,減少了路途奔波,保障了正常教學,也增加了教學精力。
“大家的不理解甚至指責,讓我們老師覺得很難過?!辟F陽實驗一小老師李丹陽說。
也有網(wǎng)友為老師鳴不平。網(wǎng)友“一夜繁華”說:“如果只是購買一般客車,作為教職工上下班的交通車,還會有人發(fā)出這樣的質疑嗎?難道老師的生命安全就不需要保障嗎?”
貴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安和平認為,政府可以向教師提供交通車,作為一項福利。但根據(jù)國際慣例,黃色“大鼻子”校車擁有許多特權,如其可靠的安全性、優(yōu)先通行、學生上車即相當于購買保險、駕駛員要求更為嚴格等,是專門為學生提供的一項特殊交通工具。
“這些特權就不應該由老師們享用了。而且金陽新區(qū)有一些郊區(qū)學校、民辦農民工子女學校的學生,可能也有使用校車的需求。政府應該更加注重配置和使用公共資源的均衡和效率?!卑埠推秸f。
(編輯:童言)